王超看着家人,因为这辆两个轮子的家伙而获得的简单、纯粹的快乐,心里也充盈着一种成就感。但他并没有沉迷于这种小富即安的满足感中。他很清楚,自行车所带来的,仅仅是生活便利性和一点面子上的提升,只是漫长征程中迈出的一小步而已。
他继续着自己,稳定而高效的节奏。每天雷打不动地秒杀系统,将获得的物资迅速分类,适合家用,且不扎眼的就慢慢往家拿,比如那糕点,他就说是“单位同事给的”或者“帮人忙的谢礼”;量大或者扎眼的,就通过老陈等渠道变现;变现所得的一部分现金,则持续不断地、悄无声息地流入他的“邮票基金”和“旧物收藏”中。
他还开始有意识地,留意并收集一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旧书、旧期刊、旧报纸,特别是那些创刊号、重大事件的号外之类。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他明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旧物,在未来某个时候,其承载的历史信息价值和收藏价值,或许会远超其本身。
期间,他又应张胜利的强烈邀请,和钢厂那几个哥们儿,一起去城外的土坡空地上玩了一次。这次的主要内容是“飙车”(其实就是几个半大小子,骑着自行车比赛谁冲坡速度快)。
王超骑着自家那辆保养得极好、传动顺畅的新车,轻松赢了骑着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破车、累得呼哧带喘的张胜利,让张胜利更是羡慕得眼睛发蓝,回去催着他爸和他弟连夜加班,恨不得第二天,就把自己的新车组装调试好,骑出来嘚瑟。
随着一起玩耍的次数增多,王超和张胜利、赵卫国、孙志刚几人的关系,也愈发熟络起来。
他从他们毫无顾忌的闲聊和抱怨中,听到了更多关于钢厂内部管理、工资福利、以及南水城各个区域,发生的趣闻轶事,对这个时代基层社会的,真实面貌和普通人关注焦点的了解,也变得越来越具体和深入。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顺利、美好的方向发展。家里的日子红火了,人际关系拓宽了,财富也在悄然积累。但王超的内心深处,始终绷着一根警惕的弦。
他太清楚了,自己眼下做的这些事情,无论是利用系统倒卖物资,还是暗中收集未来可能增值的物品,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都是在政策的灰色地带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控制好节奏和规模,不能有丝毫的得意忘形和大意。
这天夜里,窗外北风呼啸,他插好房门,意识沉入系统空间。看着空间里分门别类、码放整齐的物资:一沓沓捆扎好的现金、各式各样的票证、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成套的自行车配件、几箱茅台和罐头、还有那几本承载着未来巨大希望的邮册和一小堆他开始留心的旧书旧报……
他的目光在这些东西上缓缓扫过,变得深邃而冷静。这些,是他和家人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改善生活的根本,也是他未来能否抓住机遇、乘风而起的隐形翅膀。
现在,这双翅膀正在一点点积蓄力量,慢慢变得丰满。但他知道,还需要耐心等待,等待一个真正合适的风口,才能安全地、有力地振翅高飞。
第十五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