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好吃!太好吃啦!”铁柱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喊着,嘴角还沾着一点酱汁。
“香!真香!比我妈过年炖的肉还香!”二妞眯着眼睛,一脸陶醉。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另一个叫小丫的女孩细声细气地说,但下勺子的速度一点不慢。
“谢谢超哥哥!”狗蛋一边狼吞虎咽,还不忘再次道谢,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
王玥也吃得格外香甜,小脸上沾了点点酱汁,一边吃一边冲着哥哥傻笑,大眼睛弯成了月牙。
王超看着这群狼吞虎咽的“萝卜头”,看着他们因为一碗简单的猪脚饭而露出的极致快乐,听着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带着食物香气的“谢谢超哥哥”,心里像是被温暖的阳光和柔软的羽毛同时填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开心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快乐,比他通过系统赚了多少钱,比他和刘科长搭上关系,来得更加纯粹和直接。这是一种分享的快乐,是一种能用自身力量为身边人带来点滴幸福的满足。
孩子们风卷残云般将碗里的饭菜吃得一粒米都不剩,连碗壁上挂着的酱汁都用小勺子刮得干干净净。一个个捧着光可鉴人的空碗,小肚子微微鼓起,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惬意,还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唇。
“都吃饱了吗?”王超笑着问。
“饱啦!”孩子们异口同声,声音响亮。
“超哥哥,这碗……”狗蛋看着手里精致的陶碗,有些不舍。
“碗给我吧,你们玩去吧。”王超起身收拾碗筷。
孩子们这才雀跃着散去,但那股兴奋劲儿显然还没过去,跑出院子时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那碗神仙般的猪脚饭。
王超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却不知,孩子们回到家后,引发的波澜才刚刚开始。
最先找上门的是狗蛋的娘,隔壁胡同的张婶。她是个爽利人,手里牵着还在咂摸嘴的狗蛋,一进院就嗓门洪亮地说:“秀兰妹子,建国兄弟,在家呢?哎呀,你家小超可真是太客气了!瞧把这皮猴子给馋的,回来一个劲儿说超哥哥给的饭多香多好吃,满嘴流油!我这当娘的都听得不好意思了,哪能让孩子吃那么金贵的东西!这不过节不过年的……”
李秀兰和王建国刚开始还有点懵,听明白后,李秀兰连忙笑道:“张婶你太客气了,都是邻居孩子,小超也是看孩子们可爱,有点好吃的就想着分一分,不值当什么。”
“那哪能不值当!那可是实打实的肉饭!”张婶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小布袋,硬塞到李秀兰手里,“家里自己种的几个晚番茄,刚红透,水灵着呢,给孩子尝个鲜,千万别推辞!”
这边刚送走千恩万谢的张婶,铁柱的奶奶,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李奶奶,也颤巍巍地来了,手里提着小半篮还带着泥土的新鲜小葱。“建国家的,谢谢你家小超啊……铁柱那孩子回来,高兴得直蹦,说从来没吃过那么好的东西……家里没啥好的,这点小葱,早上刚拔的,你们炒菜香……”
紧接着,二妞的爹,前院的赵大哥,下班回来听说了,也提着两条他自个儿在河里摸的、用柳条穿着的巴掌大鲫鱼过来了,憨厚地笑着:“王叔,婶子,孩子不懂事,给你们添麻烦了。一点心意,给王超兄弟补补身子。”
甚至连小丫的母亲,一位平时很少与人来往、性格有些内向的年轻寡妇,也红着脸,拿来了自己纳的两双做工精细的鞋垫。“嫂子……谢谢王超同志……小丫回来高兴坏了……我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小小的院落,一时间竟有些门庭若市。邻居们用他们所能拿出的、最朴实无华的东西——一把青菜、一捧新蒜、几条小鱼,或者仅仅是一句又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来表达着他们的心意。
李秀兰和王建国应对着络绎不绝的邻居,心里又是无奈又是骄傲。无奈的是儿子这手笔确实有点大,骄傲的是儿子这仁义慷慨的名声,算是彻底在街坊四邻间传开了。这比什么都能让他们脸上有光。
王超看着父母桌上、地上堆着的那些零零碎碎却情意重重的回礼,看着邻居们脸上真诚的感激,心中感触更深。他最初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孩子们开心的样子。
却没想到,这一碗猪脚饭,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胃,更联结起了邻里间日渐疏淡的情谊。这种相互的、朴素的善意流动,让这条普通的胡同,这个初夏的傍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他知道,这100份猪脚饭,除了今天分掉的,剩下的他会有其他用处。但此刻,能让这几个孩子美美地吃上一顿,能意外地收获这么多真诚的感谢和邻里关系的升温,这就远远超出了食物本身的价值。
物资的意义,不就在于改善生活,传递温暖吗?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而这种温暖,最终也会回馈到他自己和他的家人身上。
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晚风送来各家各户隐约的炊烟气息。王超帮着母亲将那些充满心意的回礼一一归置好,心中守护与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也如同这落日晚霞一般,愈发沉静而坚定。这份源自平凡生活的踏实与富足,或许才是他穿越时空,所能寻找到的最珍贵的宝藏。
第四十五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