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村恰巧感染了风寒,病倒在旅馆里,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才慢慢康复。一来因为身体疲惫不堪,二来因为旅费即将用尽,他也正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暂时安顿下来。
幸运的是,他有两个老朋友也住在这个地区。听说盐政衙门想聘请一位家庭教师,雨村便托付给这两位朋友帮忙,设法谋取了这个职位,权且当作安身立命之所。更巧的是,这里只有一个女学生,还有两个陪读的丫鬟。
(编者注:此段文字应该是从贾雨村视角来写,所以并未提女学生姓名,但从后文来看此学生即为林黛玉。)
这位女学生年纪尚小,身体也非常虚弱,对她的功课要求并不严格,数量多少不限,因此贾雨村的教学工作相当轻松。
转眼间,又是一年的时光匆匆流逝,不料那女学生的母亲贾氏夫人竟因病去世。女学生亲自侍奉汤药,守丧期间悲痛至极,之后打算离开私塾另寻出路。
然而,林如海希望女儿能在守丧期间继续学业,于是又让她留了下来。
最近,因为女学生过度悲伤,加之她本就体弱多病,引发了旧疾,因此连续多日未能去上学。贾雨村闲居在家,感到无所事事,每当天气晴朗,饭后便外出散步消遣。
这一天,雨村偶然走到城外,打算欣赏一下乡间的自然景色。不知不觉中,他漫步到了一个山水环绕、林木茂密、竹林幽深的地方,隐约可见一座庙宇,庙门和巷道都已倾斜破败,院墙也朽烂不堪。庙门前有块匾额,上面写着“智通寺”三个大字,门边还有一副陈旧破损的对联,写的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大意是:在财富尚有余裕时不懂得收敛手脚,等到前方无路可走时却想回头是岸。
雨村浏览过后,心中思量:“这两句话,文字虽然浅显易懂,但含义却颇为深远。我游历过不少名山古刹,却从未见过这样的偈语;这里面说不定隐藏着某位经历过世事沧桑的高人,何不进去一探究竟?”
想着,他便迈步走了进去,只见里面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在煮粥。贾雨村见状,心中不免有些轻视。待他向老和尚询问了几句,却发现这老和尚又聋又糊涂,牙齿掉光,说话也含糊不清,答非所问。
雨村感到有些厌烦,于是决定离开,打算去村里的酒馆喝上几杯,好增添些乡野的乐趣。他便悠闲地步行前往。
刚迈进酒馆的门,就看见座位上有一位正在饮酒的客人站起身来,大笑着迎了出来,嘴里还念叨着:“真是奇遇,奇遇啊!”
雨村连忙定睛一看,这正是在京城古董行里做生意、名号为冷子兴的人,以前他们在京城就认识。
雨村一直很欣赏冷子兴,觉得他是个有能耐、有大本事的人。而子兴又因为雨村有文化修养,对他颇为敬重,所以两人聊起天来十分投机,关系也相当融洽。
雨村笑着赶忙问道:“老兄是什么时候到这里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今天能偶然碰到你,真是奇妙的缘分啊!”
子兴回答道:“我去年年底就到家了,这次因为要回京城,所以顺路来这里找一位老朋友叙叙旧,承蒙他盛情款待,让我多住了两天。其实我也没什么急事,就打算在这里多逗留几日,等到月中的时候再动身。今天我那老朋友有事忙,我就一个人闲逛到这里来歇歇脚,没想到竟然这么巧碰到了你!”
说着,子兴便拉着贾雨村一同入座,吩咐店家重新准备酒菜。两人边喝边聊,漫谈着分别后的种种事情。
雨村于是询问:“近来京城里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
子兴回答说:“倒也没什么大新闻,不过老先生你的同姓宗族里倒是发生了一件颇为奇特的小事。”
雨村笑道:“我族中并无人在京城,怎会谈及此事?”
子兴也笑道:“你们既然同姓,那岂不是同一宗族吗?”
雨村好奇地问是哪一家。
子兴说:“就是荣国府的贾府,可能有些辱没了先生的家族名声吧?”
雨村笑道:“原来是他们家。若真要论起来,我们寒微的族人其实不少,从东汉时期的贾复开始,支脉繁盛,遍布各省,哪里能一一细查贾雨村!要是单说荣国府这一支,确实与我们是同族谱系。但他们那般荣耀显赫,我们也不好去高攀攀附,所以到现在反而更加生疏难以相认了。”
子兴感叹道:“老先生别这么说!现在的宁国府和荣国府,都已经衰败了,远不能与从前的盛况相比。”
雨村问道:“当年宁、荣两府人口众多,怎么这么快就衰败了?”
子兴说:“唉,是啊,那说起来话可就长了。”
雨村又说:“去年我到金陵地界,因为想游览六朝遗迹,那天进了石头城,路过他们老宅。街东边是宁国府,街西边是荣国府,两座府邸相连,几乎占据了大半条街。虽然大门前冷清无人,但隔着围墙往里看,里面的厅堂楼阁依然雄伟壮丽;就连后面的花园,树木山石也还都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哪里像个衰败之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