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曾有诗嘲笑说: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大意为: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传说本就带有荒诞色彩,而人们又基于这份荒诞进一步演绎出了更为辽阔的蛮荒世界。在这幻想的世界里,纯真的灵魂境界仿佛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肉身与物质追求。要知道,当运势衰败时,即便是金子也会失去光泽;可悲的是,时运不济,连美玉也会黯淡无光。到最后,累累白骨堆积如山,人们甚至已忘却了那些骸骨曾经的姓名,而这些遗骸中,不乏贵族公子与美丽女子。
那块顽石也曾记录下它所幻化的形象以及癞头和尚所镌刻的篆文,现在我也按照描述将其绘于之后。
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本体其实非常小,才能被胎中的小儿含在嘴里。如果现在按照它的实际大小来绘制,恐怕字迹会过于细微,让观看者费尽眼力,也不甚愉快。因此,这里只是根据它的外形做了适度的放大和调整,以便让读者在灯光下或是醉意朦胧时也能轻松阅读。特此说明这一点,以免有人疑惑:胎中的婴儿嘴巴能有多大,怎么可能含得住这么笨重粗大的东西?这样的误解就不会再有了。
通灵宝玉正面篆文: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篆文: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宝钗仔细阅读后,又重新翻到正面仔细端详,嘴里轻声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后,她转过头,笑着对莺儿说:“你怎么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
莺儿嘻嘻地笑着说:“我听这两句话,感觉它们好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
宝玉听了,连忙笑着说:“原来姐姐的项圈上也有八个字啊,我也想欣赏一下。”
宝钗说:“你别听她瞎说,没什么字。”
宝玉笑着央求道:“好姐姐,你怎么能看我的却不让我看你的!”
宝钗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说:“就是别人给了两句吉利话,所以刻上去了,让我天天戴着。不然,这沉甸甸的戴着也没什么意思。”
说着,她解开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掏出了那串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宝玉赶紧接过锁细看,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共八个字,组成了两句吉祥语。正面写着:不离不弃,反面写着:芳龄永继。
宝玉浏览之后,轻声念了两遍,接着又念了自己的两遍,随即笑着问道:“姐姐,这八个字倒真像是与我的那一对相配。”
莺儿笑着回应:“这是一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一定要錾刻在金器上才行......”
宝钗没等她说完,就佯装生气地催促她去倒茶,同时转头问宝玉是从哪里来的。
此刻,宝玉正靠近宝钗,能嗅到一阵阵既清凉又带着丝丝甜意的幽香,却不知这香气来自何处,于是问道:“姐姐用的是什么熏香?我竟从未闻过这样的味道。”
宝钗笑着回答:“我最不喜欢用熏香了,好好的衣裳,被熏得一股烟火味!”
宝玉好奇地问:“既然如此,那这香气是从何而来?”
宝钗想了想,笑道:“哦,对了,这是我早晨服下的药丸散发的香气。”
宝玉闻言笑道:“什么药丸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粒尝尝嘛!”
宝钗笑着摇头:“又胡闹了,药岂能随便乱吃?”
话还没说完,忽然听到外面有人通报:“林姑娘到了。”
话音未落,林黛玉已经轻盈地走了进来。一眼看到贾宝玉,她就笑着说:“哎呀,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
宝玉等人连忙起身,笑着请她坐下。薛宝钗好奇地问:“这话从何说起呀?”
林黛玉笑道:“早知道他要来,我就不凑热闹了。”
宝钗更加不解地问:“这话我就更不明白了。”
林黛玉继续笑道:“要来就大家一起来,要不来就都不来;今天他来了,我明天再来,这样错开来,岂不是每天都有人来,既不会太冷清,也不会太热闹了。姐姐怎么反倒不明白我的意思?”
宝玉注意到她外面穿着一件大红羽缎的对襟褂子,便问:“下雪了吗?”
旁边的仆妇们回答说:“已经下了半天的雪珠子了。”
宝玉又问:“我的斗篷拿来了没有?”
黛玉接着说:“是不是?我来了,她就该走了?”
宝玉笑着回答:“我什么时候说过要走?不过是拿来准备着罢了。”
这时,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插话说:“天又下雪了,时间也不早了,不如就在这里和姐妹们一起玩吧。你姨妈那里正摆着茶和果子。我叫丫头去把斗篷拿来,让小厮们散了回去吧。”
宝玉点头同意。李嬷嬷随即出去,吩咐小厮们都各自散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在此时,薛姨妈已经摆放了精美的茶果,招待他们享用。宝玉称赞前日在府里的珍大嫂子的美味鹅掌和鸭信,薛姨妈听后,立刻将自己做的糟鹅掌和鸭信拿了出来,让宝玉品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