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没等林之孝家的说完,便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请她来这里?”
林之孝家的回答道:“我去请她时,她说‘侯门公府,必以权势压人,我是不愿去的’。”
王夫人笑道:“她既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然有些傲气,我们下个帖子请她又有何妨。”
林之孝家的答应着退了出去,吩咐书启相公撰写请帖去邀请妙玉。次日派人备车轿去接等后续事宜,此时无法详述,暂且按下不表。
这时,又有人来报告说,工程那边急需用来粘贴物品的纱绫,请凤姐去楼上挑选;紧接着,又有另一人来通报,请凤姐打开库房验收金银器皿。就连王夫人和上房的丫鬟们,此刻也都忙得不可开交。
宝钗于是提议道:“咱们别在这里添乱,妨碍他们工作,去找探春玩吧。”说完,她便与宝玉、黛玉一同前往迎春等人的房间中闲逛,这里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王夫人等人每天忙碌不已,直到十月将结束,幸好一切准备就绪:各处的监管人员都已交清了账目;所有的古董和文玩摆设也都布置齐全;负责采购鸟雀的,从仙鹤、孔雀到鹿、兔、鸡、鹅等各类动物,都已全部买齐,并送到了园中的各个景点饲养;贾蔷那边也编排好了二十出杂剧;小尼姑和道姑们也学会了诵读几卷经咒。
这时,贾政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他又请贾母等人入园,对各种细节进行了仔细斟酌和布置,确保没有遗漏和不当之处。于是,贾政选定了日子,准备上奏本。奏本呈上的那天,得到了皇帝的朱笔批准:准许次年正月十五上元节,贾妃回家省亲。
贾府接到这道恩旨后,更加忙碌起来,日夜不停,连年也没有好好过。
转眼间元宵节即将到来,从正月初八开始,就有太监出来预先查看各项安排:哪里准备更衣,哪里安排闲坐,哪里接受礼拜,哪里设宴款待,以及宴会结束后在哪里休息。
此外,还有负责巡查地方和总把关防的太监等人,带着众多小太监四处巡视,设置关卡和屏障,并指导贾府的人员应该在何处退避、何处跪拜、何处用膳、何处禀报事务,各种礼仪规矩各不相同。
外面,工部官员以及五城兵备道的官员们忙着清扫街道,驱赶闲杂人等。贾赦等人则监督工匠们制作花灯、烟火等节日装饰,到了正月十四日,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
这一晚,贾府上下没有一个人睡觉。
直到正月十五日凌晨五更时分,从贾母开始,所有拥有爵位的人,都依照各自的品级穿戴上了隆重的礼服。
园内各个角落,帐幔上绣着蟠龙舞动,帘子上彩凤飞翔;金银饰品闪耀着光芒,珠宝首饰争奇斗艳;香炉中焚烧着百合的香气,花瓶里插着象征长春的花蕊;四周静悄悄的,连咳嗽声都没有。
贾赦等人在西街门外等候,贾母等则在荣府大门外准备。街道两旁和巷口,都被幕布遮挡得严严实实。
大家正等得焦急不耐,忽然有一位太监骑着高头大马而来,贾母连忙迎上前去,询问情况。
太监回答说:“还早得很呢!未时初刻(约下午一点多)用过晚餐,未正二刻(约下午两点左右)还要去宝灵宫拜佛,酉初刻(约下午五点多)才进大明宫参加宴会赏灯,然后才能请旨出发,只怕要到戌初(约晚上七点多)才动身呢。”
王熙凤听了这话,便说:“既然如此,老太太、太太们不如先回房休息,到时候再来也不迟。”
于是贾母等人暂且各自散去,园中的一切事务都依赖王熙凤来打理。她又吩咐手下人带领太监们去用酒饭。
不一会儿,有人一担担地挑着蜡烛进来,开始在各处点亮灯火。刚点完蜡烛,就听到外面传来马蹄声。
紧接着,十几个太监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一边拍手一边示意。
这些太监心领神会,都知道是“来了来了”的意思,于是各自按照预定的位置站好。贾赦带着全族的男丁在西街门外等候,而贾母则领着全族的女眷在大门外迎接。等了半天,四周静悄悄的。
突然,一对穿着红衣的太监骑着马缓缓走来,到了西街门下马,把马赶到帷幕外面,然后恭敬地垂手站立在西边。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对太监,也是同样的做法。不久,就来了十多对太监,这时才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细乐声。
紧接着,一对对装饰着龙旌凤翣、雉羽夔头的仪仗队走了过来,还有销金提炉里焚烧着御香。随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缓缓经过,后面跟着的是穿戴整齐的皇家成员。还有值班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物品依次走过。
当这一队队的人都走过去后,最后才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的版舆缓缓行来。
贾母等人连忙在路边跪下。几个太监迅速跑过来,扶起贾母、邢夫人和王夫人。
那华丽的轿子被抬进大门,经过仪门向东行进,来到一座院落前,有手持拂尘的太监跪下请元春下轿更衣。于是轿子被抬入院内,太监们散去,只剩下昭容、彩嫔等人引导元春下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