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总结句的意思是:用金和玉来装饰门户,象征着尊贵和奢华。这里直映“金马玉堂”之典,桂和兰都是芳香的草木,另外桂殿也指的是月宫中的桂树,而兰宫则是以兰室喻房舍精美高雅。
贾妃于是问道:“这座宫殿为何没有匾额?”
随行的太监跪下禀告说:“这是正殿,外臣不敢擅自拟定匾额。”
贾妃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言语。负责礼仪的太监跪下请示贾妃升座接受朝拜,两侧乐队开始奏乐。
两位礼仪太监引领着贾赦、贾政等人在月台下排列好队伍,殿上的女官传达贾妃的旨意说:“免礼。”
随后,太监引导贾赦等人退出。又有太监引领荣国府的太君及女眷们从东阶登上月台排列队伍,女官再次传达旨意:“免礼。”于是,她们也被引导退下。
茶已经敬过三轮之后,贾妃起身离座,音乐也随之停止。她退入旁边的宫殿去更换衣服,准备乘坐省亲的车驾离开园林。
抵达贾母的正房,贾妃想要行家庭礼仪,但贾母等人连忙跪下劝阻,连声说不敢。
贾妃眼中满是泪水,这才彼此上前相见。她一手搀扶着贾母,一手搀扶着王夫人,三人心中都有千言万语,却一时哽咽得说不出口,只能相对哭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等都围在一旁,含泪默默无语。
过了好一会儿,贾妃才强忍住悲伤,露出笑容,安慰贾母和王夫人说:“当初硬把我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好不容易今天能回家和母亲、姐妹们团聚,不说说笑笑,反而哭起来。一会儿我走了,又不知何时才能再来!”说到这里,又不禁哽咽起来。
邢夫人等人连忙上前劝解。贾母等人请贵妃回座,又逐一拜见,又是一番哭泣。
之后,东西两府的管家和下人们都在厅外行礼,两府的管家媳妇带着丫鬟们也依次行礼完毕。
贾妃问:“薛姨妈、宝钗、黛玉为何没来?”
王夫人回答说:“她们是外戚,没有职务,不敢擅自进来。”
贾妃听了,连忙命人快去请。
不一会儿,薛姨妈等人进来,想要行国礼,也被贾妃免了,上前叙谈离别后的思念和近况。
又有贾妃原先带进宫的丫鬟抱琴等人上来叩见,贾母等人连忙扶起她们,命人带到别的房间招待。
随行的太监以及彩嫔、昭容等侍从人员,宁国府和贾赦那边也自有人招待,只留下三四个小太监在旁侍候。母女姊妹们深入交谈着离别的情景以及家中的私事。
随后,贾政来到帘子外面问候请安,贾妃隔着帘子行了参拜等礼仪。她又隔着帘子含泪对她父亲说:“农家虽然生活简朴,只有粗茶淡饭和布衣,但终究能够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如今我们虽然富贵到了极点,但亲人却各在一方,终究没有什么乐趣!”
贾政也含着泪回答说:“我本是出身贫寒、微不足道的人,在一群平庸之辈中,哪里敢想象能有女儿成为贵妃这样的吉祥之事。如今贵人您蒙受皇上的恩宠,彰显了我们祖先的德行,这都是因为山川日月的精华汇聚在一个人身上,有幸降临到我夫妇二人身上。而且现在皇上开启了天地间生育万物的伟大恩德,赐予了前所未有的广大恩泽,即便是粉身碎骨,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怎能报答得了万分之一!除了早晚勤勉谨慎、忠于职守之外,我只愿皇上万寿无疆,这也是天下百姓共同的幸福。贵妃千万不要挂念我们夫妇年迈,而心怀不满,更希望您自己多加保重。只有兢兢业业、勤勉谨慎、恭敬严肃地侍奉皇上,才不辜负皇上对您如此深厚的体贴和宠爱。”
贾妃也嘱咐说:“只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有空时多多保重身体,千万别牵挂我们。”
接着,贾政又禀报:“园中的亭台楼阁、轩榭馆所,都是宝玉题的名字;如果其中有一两个还算看得过去的,请您另外赐个名,那就太好了。”
元妃听说宝玉能题写匾额对联,便含笑说道:“看来他确实有长进了。”随后,贾政便退出了宫殿。
(编者注:此处一会儿贾妃、一会儿元妃,并非本人翻译问题,而是原文就是如此,不明白作者用意。还有之前王熙凤一会儿是凤姐,一会儿是凤姐儿,加了“儿”字,也是原文如此,并非翻译错误。)
贾妃见到宝玉和林黛玉,觉得他们与其他姐妹相比,更显得如同娇艳的花朵和温润的美玉一般出众。
于是她问道:“为什么宝玉没有进来参见?”
贾母回答说:“因为没有得到您的旨意,外男不敢随便进来。”
元妃便命令赶快让宝玉进来。小太监出去引领宝玉进来,宝玉先行了国家的礼仪,完毕后,元妃让他走上前来,拉着他的手,把他搂在怀里,又抚摸着他的头颈,笑着说:“你比以前长高长大了不少……”话还没说完,眼泪就像下雨一样流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