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大家的笑着回应:“可不是来接她老人家,而是来问问奶奶和姑娘们肯不肯赏光?”
赖嬷嬷听了这话,笑着自嘲道:“看我这记性,正经事还没说,倒先扯起些陈年旧账来了。我家小子这次被选上,亲朋好友都想来道贺,家里自然得摆酒席庆祝。我琢磨着,摆一天的酒席吧,请这个也不好,请那个也不妥。后来一想,托主子的洪福,能有这样的荣耀,就算倾家荡产我也乐意。所以我吩咐他父亲,干脆连摆三天酒席:第一天,在我们那简陋的花园里摆上几桌酒,再请一台戏班子,请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和姑娘们去散散心;外面大厅也设一台戏,摆几桌酒,请老爷们和爷们去增光添彩;第二天再请亲朋好友;第三天则请我们两府里的下人聚一聚。这样热闹三天,也算是借着主子的洪福,让我们脸上也有光。”
李纨和凤姐都笑着说:“具体是哪一天?我们肯定会去,只不过要是老太太也想去的话,那就更说不准了。”赖大家的连忙回答:“已经选了十四那天,到时候就看我们奶奶的面子吧。”凤姐笑道:“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我肯定是会去的。不过我先说好,我既不带贺礼,也不知道要给赏钱,吃完就走,到时候你们可别笑话我。”
赖大家的笑道:“奶奶这是说的哪里话?奶奶要是赏我们,赏我们个两三万银子就可以了。”
赖嬷嬷也笑着说:“我刚去请了老太太,老太太也说要去,看来我这张老脸还算管用。”说完,又叮嘱了一番,才准备起身离开。
这时她看到周瑞家的,突然想起一件事,便问道:“还有件事想问问奶奶,这周嫂子的儿子是犯了什么错,被撵走不用了?”
凤姐听了,笑道:“对,我本来想告诉你媳妇的,结果事情一多就给忘了。赖嫂子回去告诉你老公,两府里都不许收留那小子,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吧。”
赖大家的只好点头答应。周瑞家的连忙跪下恳求。
赖嬷嬷急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跟我说说,让我评评理。”
凤姐儿说:“前几天我过生日,里头还没开席喝酒呢,他那小子就先醉倒了。我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不在外面张罗也就罢了,竟然还坐着骂人,连礼物都不拿进来。后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厮们往里搬。小厮们都好好的,他拿的那一盒子东西却失手撒了一地馒头,弄得满院子都是。人走了以后,我派彩明去说他,他反倒把彩明骂了一顿。这种无法无天的混账东西,不撵走还留着干什么!”
赖嬷嬷笑道:“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原来是这个。你听我说,他有错,打他骂他,让他改过就好,撵走他可是万万不行的。他又不是我们家的家生奴才,他现在是太太的陪房。你若把他撵走了,太太脸上可不好看。依我说,你教训他几下,让他下次注意,还是留着他为好。不看在他娘的份上,也要看太太的面子。”
凤姐儿听了,便对赖大家的说:“既然这样,那就打他四十大板,以后不许他再喝酒。”赖大家的答应了。
周瑞家的磕头谢恩站起来,又要给赖嬷嬷磕头,被赖大家的拉住才作罢。然后他们三人离去,李纨等人也回园子里去了。
到了晚上,正如所料,凤姐儿命人找出了许多以前收藏的画具,并送到了大观园。宝钗等人挑选了一番后,发现各种物品中,能用的只有一半。于是,她们将那些缺失的物品列了一张清单,拿去给凤姐儿,让她按照清单重新购置,具体购置过程就不细述了。
一天,外面把画绢准备好了,并且打好了底稿拿了进来。
此后,宝玉每天都会到惜春这里来帮忙。探春、李纨、迎春、宝钗等人也经常到这儿来坐坐,一是为了观赏画作,二是为了方便大家聚会见面。
宝钗见天气变得凉爽,夜晚也渐渐长了,便去母亲房里商量,打算拿些针线活来做。白天,她会去贾母和王夫人那里请安两次,免不了要陪着说些闲话,待上半晌。
此外,园中的姐妹们那里,她也得抽时间去坐坐,聊上一会儿。因此,宝钗白天里不太有空闲,每天夜里都要在灯下做针线活,直到三更天才去休息。
每年到了春分和秋分之后,黛玉必定会咳嗽;今年又因为贾母心情好,多出去游玩了两次,不免过于劳累了心神,近来咳嗽又犯了,感觉比以前更加严重,所以她总是不出门,只在自己房间里调养身体。有时候觉得闷了,就盼着哪个姐妹能来聊聊天解闷;等到宝钗等人来看望她时,往往没说上三五句话,她就感到厌烦了。
大家都理解她正在病中,况且平日里她的身体就娇弱,受不得一点委屈,所以她招待不周,礼节上有些疏忽,大家也都不责怪她。
这一天,宝钗前来探望黛玉,两人聊起了黛玉的病情。宝钗说:“这里请过的几位太医,虽然都还不错,但你吃了他们的药总是不见好转,不如再请一位更高明的医生来看看,万一治好了不是更好吗?每年春天到夏天都要这么闹腾一番,你又正值青春年华,这哪成啊?这不是长久之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