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听了,虽然觉得有些为难,但也只好答应了。
不一会儿,大家都围过来看惜春怎么作画,惜春只是呆呆地出神。李纨笑着对大家说:“让她自己慢慢琢磨吧,咱们先聊聊天。昨天老太太让大家做灯谜,我回家后和绮儿、纹儿都兴奋得睡不着,就编了两个与‘四书’相关的灯谜,她们俩也各自编了两个。”
大家听了,都笑着说道:“这倒是该做的。先说出来,咱们一起猜猜看。”
李纨笑着说道:“‘观音未有世家传’,打一‘四书’里的一句话。”
湘云马上接着说道:“是不是‘在止于至善’?”
宝钗笑着提醒她:“你再好好想想‘世家传’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猜。”
李纨也笑着附和:“对,再仔细想想。”
黛玉忽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哦,我知道了!是‘虽善无征’。”
大家都笑着赞同:“这句猜对了。”
李纨接着又出了一个灯谜:“一池青草草何名。”
湘云连忙说道:“这一定是‘蒲芦也’。要是这个不对,那可就没别的了。”
李纨笑着夸她:“真难为你能猜出来。纹儿的灯谜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
探春笑着问道:“是不是山涛?”
李纹笑着点头:“就是。”
李纨又说道:“绮儿的灯谜是个‘萤’字,打一个字。”
大家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宝琴笑着说道:“这个灯谜意思挺深的,不知道是不是花草的‘花’字?”
李绮笑着说道:“正是。”
大家都觉得奇怪,问道:“萤和花有什么关系呢?”
黛玉笑着解释:“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吗?”
大家一听,都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好!”
(编者注:古人有“腐草为萤”的说法,如《礼记·月令》记载“季夏之月……腐草为萤” ,认为在大暑时节,萤火虫是由腐烂的草变化而成,实际上,萤火虫是产卵在水边的草根,多半潜伏土中,次年草蛹化为成虫。)
宝钗说:“这些谜语虽然都很不错,但可能不合老太太的心意,不如做一些简单易懂、风格浅近的东西,这样大家无论雅俗都能欣赏才更好。”
大家都附和着说:“确实也应该做一些简单通俗的东西才行。”
湘云思考了一会儿,笑着说道:“我编了一首《点绛唇》词,这可真是个通俗之物,你们来猜猜看。”说着便念了起来: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大意为:如同溪流与沟壑般彼此分离,在这纷繁的红尘俗世中游戏人生,到底有什么真正的趣味?名与利终究虚幻不实,即便生前追逐得来,身后之事也终究难以延续下去。
大家都不明白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苦思冥想了半天,有的猜是和尚,有的猜是道士,还有的猜是玩偶戏的艺人。
宝玉憋不住,笑了半天,说道:“都不是,我猜到了,一定是耍猴人手里耍的猴子。”
湘云一听,笑着说道:“就是它了,没错!”
众人纷纷问道:“前面那些猜测都还挺靠谱的,可最后这一句该怎么解释?”
湘云解释说:“你们想想,那被耍的猴子,不是都被剁去了尾巴吗?”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笑起来,纷纷说道:“她呀,就连编个谜语都这么刁钻古怪、与众不同。”
李纨说:“昨天姨妈提到,琴妹妹见多识广,经历丰富,正适合编些谜语,这正能发挥你的长处。而且你诗写得那么好,何不编几个谜语让我们猜猜看?”
宝琴听了这话,微笑着点点头,便自己去找思路构思谜语了。这时,宝钗也想好了一个谜语,便念了出来: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打一物。
大意为:由檀木和梓木精心雕琢而成,一层层结构巧妙,难道这仅仅是能工巧匠堆砌出来的吗?即便经历了半天狂风暴雨的洗礼,又何曾听到过它发出如寺庙梵铃般的清脆声响!
大家猜谜语的时候,宝玉也想出了一个,他念道: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大意为:天上的仙境与人间的凡尘彼此间遥不可及、模糊难辨,当琅玕节过去之后,一定要谨慎小心、多加提防。(注:琅玕节是什么节众说纷纭,有说雨节的,有说竹子节的,各位理解为某个特殊节日或时机即可)
来自仙界的鸾鸟鸣声、仙鹤传来的消息,都需要凝神注视、用心留意。面对上苍的种种安排,唯有将内心的感慨与叹息好好表达,以此作为对上天的回应。
黛玉也有了一个,念道是: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大意为:像騄駬这样的骏马,哪里需要紫绳来束缚。它奔跑起来跨越城垣、越过沟堑,气势何等凶猛狂放。主人只需一个手势示意,它便如携着风雷般奔腾向前,在那如鳌背着的三座仙山上,独自留下赫赫威名。(注:在古代传说中,騄駬是周穆王的八骏之一,以速度和力量着称。“鳌背三山”是一个神话典故,传说中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其中三座蓬莱、方丈、瀛洲在鳌鱼的背上。当鳌鱼浮动时,仙山也会随之摇动,于是天帝命令十五只巨龟分三班轮流值守,以稳定仙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