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听了,关切地说:“话虽这么说,姐姐还是要多保重身体,少操点心才是。”说完,两人又聊了些家常,宝玉便告别了凤姐,径直往园子里走来。
走进潇湘馆的院门,宝玉抬眼望去,只见香炉里残烟袅袅,供桌上还残留着祭奠后未收拾完的玉液琼浆。紫鹃正指挥着几个丫鬟往屋里搬桌子、收拾陈设。宝玉一看这情形,便知道已经祭奠完毕了。
他迈步走进屋内,只见黛玉背对着门,歪在榻上,病恹恹的模样,显得十分虚弱,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紫鹃见状,连忙轻声说道:“宝二爷来了。”黛玉这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让宝玉坐下。
宝玉关切地问道:“妹妹这两天感觉好些了吗?我看你气色倒比之前平静了些,只是怎么又伤心了?”
黛玉听了,嗔怪道:“你这话说的,我好好的,什么时候又伤心了?”
宝玉笑着指了指黛玉的脸,说:“妹妹脸上还带着哭过的痕迹,怎么还哄我呢?我只是想妹妹向来体弱多病,凡事都应该看开些,别总让自己陷入无谓的悲伤之中。要是把身子作践坏了,将来可让我……”说到这里,宝玉突然觉得后面的话有些难以启齿,连忙咽了回去。
原来,宝玉虽然和黛玉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情投意合,甚至愿意同生共死,但这些话却从未当面说过,只是心中默默领会。再加上黛玉心思细腻,容易多愁善感,宝玉常常因为说话不慎而得罪她,惹得她哭泣。今天宝玉本来是想来劝解黛玉的,没想到一开口又有些造次了,话接不下去,心里一急,又怕黛玉生气。再想想自己的本意确实是为了黛玉好,一时之间,悲从中来,眼泪就忍不住滚落下来。
黛玉一开始还恼宝玉说话不分轻重,但看到宝玉这副模样,心里也有所触动。她本来就爱哭,此时也不免和宝玉相对无言,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再说紫鹃端着茶走进来,她瞧着宝玉和黛玉两人,心里琢磨着这俩人又不知因为何事起了争执、拌起嘴来,于是便开口说道:“姑娘,你这身子才刚好些,宝二爷怎么又来惹你生气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宝玉一边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一边笑着说道:“谁敢惹妹妹生气了!”说着,他便找个由头起身,在屋里随意踱起步来。走着走着,他忽然看到砚台底下露出一小截纸角,心里不禁一动,便伸手把那张纸拿了起来。
黛玉见状,赶忙起身要去夺回来,可宝玉已经动作迅速地把纸揣进了怀里,笑着央求道:“好妹妹,就赏我看看吧。”
黛玉嗔怪道:“不管是什么东西,你一来就乱翻。”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宝钗走了过来,笑着问道:“宝兄弟你要看什么?”
宝玉因为没看到书页上写了什么内容,又不知道黛玉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不敢贸然回答,只是望着黛玉笑。
黛玉一边请宝钗坐下,一边笑着说道:“我曾在古史里读到过很多既有才华又有美貌的女子,她们一生的遭遇,有的让人欢喜,有的让人羡慕,有的让人悲伤,有的让人感叹。今天吃完饭后没事做,我就挑了其中几个人,随便写了几首诗,来抒发一下感慨。刚好探春丫头来约我去看凤姐姐,我因为身上有点不舒服,就没跟她去。刚才我写了五首诗,写着写着就困了,把诗放在那儿,没想到二爷来了,就看到了。其实给他看看也没什么,但我就是怕他随手写了给别人看去。”
宝玉赶忙说道:“我什么时候给别人看过呢?昨天那把扇子,是因为我喜欢那几首写白海棠的诗,所以自己用小楷抄了下来,只是为了拿在手里看方便。我怎么会不知道闺阁中的诗词字迹是不能随便传出去的?自从你跟我说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把诗拿出过园子去。”
宝钗说:“林妹妹考虑得也有道理。你既然把诗写在扇子上,万一哪天忘了,把扇子拿到书房去,被那些教书先生看到了,他们怎么会不问是谁写的呢?要是传扬出去,反而不好。自古以来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还是应该以贞静为主,女工才是第二位的。其他的诗词之类的,不过是闺中的游戏,会写也行,不会写也没关系。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其实不需要这些才华的名声。”说着,她又笑着对黛玉说:“拿出来给我看看没关系,只要不让宝兄弟拿出去就行了。”
黛玉笑着说:“既然这么说,那你也不用看了。”说着,又指着宝玉笑道:“他早就抢过去看了。”
宝玉听了,才从怀里把诗拿出来,凑到宝钗身边,和她一起仔细看。只见诗上写着: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大意为:一代绝色佳人如同浪花卷走所有芳华。在幽深的吴宫里天天想着自己的故乡。莫要讥笑东村那个效仿蹙眉的姑娘,当美人鬓发如雪时,唯有她在溪边浣纱的身影,还和当年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