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见湘云如此热情地劝慰自己,不忍心辜负她的兴致,便笑着说道:“你瞧瞧这里人声如此喧闹嘈杂,哪里还有什么吟诗的兴致?”
湘云笑着说道:“在这山上赏月,虽说景色也不错,但终究比不上在水边赏月来得更妙。你知道吗,这山坡的底下就是池塘的边缘,山坳里有个靠近水边的地方,就是凹晶馆。你可知道,当初建造这座园子的时候,那可是颇费了一番心思。这山的高处,就被命名为凸碧;而山的低洼且靠近水的地方,则被叫做凹晶。这‘凸’和‘凹’两个字,平时用的人特别少。现在直接拿它们来作为轩馆的名字,反而让人觉得格外新鲜,不落俗套。你看这两处地方,一个在山上,一个在水边;一个地势高,一个地势低;一个明亮开阔,一个幽静隐蔽,简直就是专门为了赏月而特意设置的两个地方。喜欢山高月小那种意境的,就可以到凸碧这边来;而偏爱皓月清波这种景致的,则可以去凹晶馆那边。只是这两个字,在世俗里常被读成‘洼’和‘拱’的音,这样一读,就显得俗气了,也不怎么被人常用。只有陆放翁用过一个‘凹’字,他说‘古砚微凹聚墨多’,结果还有人批评他用的字俗气,你说这好不好笑!”
林黛玉说道:“其实,用这两个字的也不止放翁一人,古代文人中用这两个字的人可多了。比如江淹的《青苔赋》,东方朔的《神异经》,还有《画记》里记载的‘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只是现在的人不知道,把它们当作俗字来用了。实话跟你说吧,这两个字还是我起的名呢。那年,为了考考宝玉,我让他给几处地方起名字,他起了一些,有的保留了下来,有的被修改了,还有的还没来得及起。后来,我们大家一起把那些还没有名字的地方,也都起了名字,还注明了出处,写了房屋的具体位置,然后一起拿给大姐姐看。大姐姐又拿给舅舅看。没想到舅舅倒是挺喜欢的,还说:‘早知道这样,那天就该让她们姐妹俩一起起名,岂不是有趣!’所以,凡是我起的名字,舅舅一个字都没改,全都采用了。现在,咱们就去凹晶馆看看。”
说着,两人便一同走下山坡。才转过一个弯,就到了池塘边。池塘边有一圈竹制的围栏相互连接,一直延伸到那边通向藕香榭的小路。因为这几间屋子坐落在这座山的环抱之中,是凸碧山庄的附属居所,又因地势低洼且靠近水边,所以题写匾额命名为“凹晶溪馆”。由于这里的房屋数量不多,而且都很矮小,所以只安排了两个老妇人在夜里值班看守。今天,这两个老妇人听说凸碧山庄的人去当差值班,与她们无关,便拿了月饼、果品以及用来犒劳的酒食,两人吃得醉醺醺、饱胀胀的,早已熄灯睡下了。
黛玉和湘云见丫鬟们熄了灯,湘云笑着说道:“她们睡了也好,咱们就在这卷棚下面,一边赏水一边赏月,怎么样?”
两人随即在两个湘妃竹做的小墩子上坐了下来。只见天上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池中也映着一轮水月的倒影,天上的月与水中的月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或鲛人居住的华丽海底宫殿之中。微风轻轻吹过,池面上泛起层层细密的波纹,波光粼粼,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湘云笑着说道:“要是这会儿能坐上船,一边喝酒一边赏景,那该多好。如果我家里有这样的景致,我早就坐船去了。”
黛玉也笑着说道:“古人常说,‘事若求全何所乐(如果事事都要求完美无缺,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依我看,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偏偏你还要想着去坐船。”
湘云继续笑着说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见那些老人家说得没错,贫穷的人家总以为富贵人家事事都顺心如意,你要是跟他们说其实并不尽然,他们是不会相信的;非得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他们才会明白。就像咱们俩,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也算是生在富贵人家了,可咱俩还是有很多不遂心的事情。”
黛玉笑着说道:“不只是咱俩不能事事顺心,就连老太太、太太,还有宝玉、探春她们这些人,无论事情大小,有理无理,也都有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道理都是一样的,更何况咱们俩还是寄居在外的人!”
湘云听了这话,生怕黛玉又伤感起来,连忙说道:“别再说这些闲话了,咱们来联诗吧。”
正说着呢,忽然听到悠扬的笛声飘了过来。黛玉笑着说:“今天老太太和太太心情真好,这笛子吹得也颇有趣,倒是给咱们添了不少兴致。咱们俩都喜欢五言诗,要不就继续写五言排律吧。”
湘云问:“那咱们用什么韵呢?”
黛玉笑着说:“咱们来数数这栏杆上的直棍,从这头数到那头,数到第几根,就用第几韵。比如数到十六根,就从‘一先’韵开始。这个方法是不是挺新颖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