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那女子的哥嫂见她一断气,就立刻把她抬回屋里去了,心里盘算着能早点领到几两丧葬补贴银子。
王夫人得知此事后,便吩咐赏了十两银子作为烧埋的费用,还下令说:“马上送到外面去火化了吧。她是得女儿痨病死的,绝对不能留!”
她哥嫂听了这话,一边接过银子,一边就雇了人来给死者入殓,然后抬着尸体往城外的化人场去了。剩下的衣服、鞋子、首饰等物品,大约值三四百两银子,她哥嫂自己收了起来,打算留着以后用。两人锁上门,一同去送殡了,还没回来。宝玉来到那里,结果扑了个空。
宝玉呆呆地愣在原地,独自站了许久,心里乱糟糟的,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转身又走进园子里。等他回到自己房中,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便顺着路去找黛玉。
可到了黛玉那儿,却没见着她的人影。宝玉问丫鬟们黛玉去哪儿了,丫鬟们回答说:“去宝姑娘那儿了。”宝玉一听,又赶忙往蘅芜苑走去。
到了蘅芜苑,只见里面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屋里被搬得空荡荡的。
宝玉不禁大吃一惊。这时,忽然看见一个老婆子走过来,宝玉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老婆子说:“宝姑娘搬走了。这儿交给我们看着,东西还没搬完。我们帮着送了些东西过去,这会儿也快弄完了。你老人家请出去吧,让我们扫扫灰尘,从此你老人家也不用再往这里跑了。”
宝玉听了,又呆呆地愣了好一会儿。他看着院子里那些香藤异蔓,依旧是翠绿翠绿的,可不知怎么的,突然觉得比昨天多了几分凄凉,心里更添了几分伤感。
他默默地走了出来,又看到门外那条翠樾埭上,半天都看不到一个人走动,不像以前,各处房里的丫鬟们都不约而同地来来往往,热闹得很。他又低下头,看着埭下的水,还是缓缓地流淌着。
宝玉心里想着:“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无情的事!”不禁又是一阵悲伤。
忽然,他又想到:“司棋、入画、芳官他们五个都被赶走了;晴雯也死了;现在宝钗又走了;迎春虽说还没走,可这些日子也没见她回来,而且还有媒人接二连三地来求亲。大概这园子里的人,用不了多久都要散了。就算我满心烦恼,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去找黛玉,陪她待上一天,回来再和袭人混在一起,就我们这三个人,说不定还能同生共死的。”
想到这儿,宝玉又往潇湘馆走去。可黛玉偏偏还是没回来。宝玉心想,自己也应该出去迎迎她,可又实在不忍心再面对这份悲伤,觉得还是不去了。于是,他又垂头丧气地回了自己房里。
宝玉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瞧见王夫人房里的一个丫头走进来找他,说道:“老爷回来了,正找你呢,还说得到了个极好的题目。你赶紧的,快跟我走!”宝玉听了这话,也没别的办法,只好跟着丫头出了门。
到了王夫人房中,却发现他父亲贾政已经出去了。王夫人随即吩咐人,把宝玉送到了书房里。
此时,贾政正和一群幕友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寻秋时的美妙景致。正说得热闹,贾政又说道:“眼看着这聚会快结束的时候,大家忽然聊到了一件事,这可真是千古难遇的佳话!这故事里的人物‘风流隽逸,忠义慷慨’这八个字全占齐了,倒是个极好的题目,大家不妨都作一首挽词。”
那些幕友们听了,赶忙纷纷请教,问到底是怎样一件妙事。贾政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当年曾经有一位王,被封的名字是恒王,去青州镇守。这恒王生平最喜欢女色,而且公务之余还喜好舞枪弄棒。于是,他就挑选了许多美女,天天让她们练习武艺。每次公务之余,就连续几天摆开宴席,让那些美女们演练战斗、比试本领。在这些姬妾当中,有个姓林排行第四的女子,容貌在众人里是最出众的,而且武艺更是精湛,大家都称呼她为林四娘。恒王对她极为满意,就破格提拔林四娘,让她统领其他的姬妾,又给她起了个‘姽婳将军’的名号。”
那些清客幕友们听了,都连声称赞:“妙极了,真是神奇啊!居然能在‘姽婳’这个词后面加上‘将军’二字,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妩媚风流,这简直就是绝世罕见的奇文啊!想来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的风流人物了。”
贾政面带笑意,说道:“这话自然在理,不过还有更为奇特、令人赞叹的事。”在场的那些清客幕僚们听后,都一脸惊愕,赶忙追问:“不知道后面究竟有什么奇事?”
贾政缓缓说道:“谁能想到,到了第二年,就有‘黄巾’‘赤眉’一帮流贼的残余势力又纠集在一起,在山东一带大肆抢掠。恒王觉得这些不过是一群如犬羊般没多大能耐的家伙,根本不值得大动干戈,于是就轻装骑马前去剿灭。哪成想,这伙贼人十分狡猾,诡计多端,恒王和他们打了两仗都没能取胜,最后恒王竟被这些贼人给杀害了。这一下,青州城里的文武官员们,一个个都心想:‘连恒王都打不过他们,咱们又能有什么作为!’于是就都打算献出城池投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