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问道:“舅爷来京城有多久了?”
那个被称作夏三的男人回答说:“上个月我妈那边没人管家,就把我过继过来了。我是前日才到的京城,今天特地来看看我姐姐。”
薛姨妈看了看这个人,感觉他举止有些不大得体,于是稍微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说道:“舅爷就坐着吧。”接着,她又转头对金桂说:“舅爷刚来,就让他留在咱们这儿吃了饭再走吧。”金桂连忙答应着,薛姨妈便自己离开了。
金桂见婆婆离开了,便转身对夏三说:“你就在这儿坐着吧,今天咱们也算是光明正大了,省得我家二爷以后盘问你。我今天还得让你帮我买点东西,不过得小心点,别让其他人瞧见了。”
夏三自信满满地回应道:“这事儿你就放心交给我吧。你需要什么,只要有钱,我都能给你买回来。”
金桂笑着提醒道:“先别急着吹牛,你要是买错了东西,我可不会要的。”说完,两人又相视而笑。
随后,金桂陪着夏三一起吃了晚饭。饭后,她又详细地告诉了夏三需要买的东西,并再三叮嘱了一番。夏三点头应下,便自行离开了。
从那以后,夏三频繁地来往于金桂处。虽然有个年长的门卫,但知道他是金桂的亲戚,也不怎么多过问。然而,这频繁的往来却渐渐引发了无数的风波,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此处暂且不提。
有一天,薛蟠寄来一封信,薛姨妈拆开信,喊来宝钗一起看。
信上写着:儿子我在县里并没有受什么苦,母亲放宽心。不过昨天县里负责文书事务的书办说,府里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案子呈文,想来是我们的关系起作用了。哪知道府里把案子呈文递到上一级道里后,又被驳回了下来。还好县里负责写公文的相公人不错,马上又写了回文再次呈报了上去。可道里却因此责备了知县。现在道里打算亲自提审我,如果真被提上去,肯定又要吃苦头了。想必是道里那边我们还没打通关系。母亲看到这封信后,得赶紧托人去求道里的老爷帮忙。另外,还得让弟弟赶紧过来,不然的话,我就要被押解到道里去了。银子可不能短缺。火速,火速!
薛姨妈听了这话,又伤心地大哭了一场,这自是不必多说。薛蝌一边劝慰着薛姨妈,一边说道:“事情紧急,不能再拖延了。”
薛姨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薛蝌到县里去照料,还立刻吩咐人收拾行李,兑换好银子。家里有个叫李祥的人原本就在那边照应着,薛蝌又带了一个中间合作的伙计,连夜就出发赶路了。
那时,众人手忙脚乱。虽然有下人帮忙处理事务,但宝钗担心他们考虑不够周全,便亲自过来协助。直到四更天大家才得以歇息。
毕竟宝钗是富贵人家娇生惯养长大的小姐,心里又着急,再加上辛苦忙碌了一阵,到了晚上就开始发起烧来。到了第二天,连汤水都喝不下去了。
莺儿赶忙去向薛姨妈禀报。薛姨妈心急如焚,急忙赶来看时,只见宝钗满脸通红,身体热得像被火烤过一样,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薛姨妈顿时慌了神,哭得死去活来。宝琴在一旁扶着薛姨妈,轻声劝慰。秋菱也泪流满面,不停地呼喊着。宝钗此时既说不出话,手也动弹不得,眼睛干涩,鼻子堵塞。
家人赶紧请来医生为她诊治,经过一番调理,宝钗才渐渐苏醒过来。薛姨妈等人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件事很快就惊动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人。先是凤姐派人送来了十香返魂丹,紧接着王夫人又送来了至宝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尤氏等也都打发丫头前来问候,但大家都默契地没有让宝玉知道这件事。
就这样一连治疗了七八天,宝钗的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最后还是她自己想起了冷香丸,吃了三丸之后,病情才逐渐好转。
后来宝玉也得知了此事,但因为宝钗的病已经好了,他也就没有前去探望。
当时,薛蝌又寄来了一封信。薛姨妈看过信后,担心宝钗知道后会忧虑,就没把这件事告诉她。之后,薛姨妈自己前往王夫人那里,向她求助,还谈了好一会儿宝钗的病情。
薛姨妈离开后,王夫人又去找贾政帮忙。
贾政说道:“这件事,在高层那里或许还能说上话,但在下面那些人那里就很难办了,必须得打点疏通才行。”
王夫人接着又提起了宝钗的事情,说道:“这孩子也吃了不少苦。既然已经是我们家的人了,也应该早点把她娶过来,可别让她因为这些事拖垮了身体。”
贾政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他们家现在忙成一团,而且现在到了年底,年关将近,大家都得各自忙着处理一些家务事。这样吧,今年冬天先把婚约定下来,明年春天再正式送聘礼,等过了老太太的生日,就定下日子把宝钗娶进门。你可以先把我这番话先告诉薛姨太太。”王夫人听后,点头答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