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说道:“这花按理说应该在三月里开的,现在虽然是十一月,但因为节气晚,还算十月,正是小阳春的天气,因为暖和,花开了也是很正常的。”
王夫人附和道:“老太太见多识广,说得在理,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邢夫人则有些疑惑地说:“我听说这花已经枯萎一年了,怎么这回突然在不该开的时候开了,肯定有什么原因。”
李纨笑着说道:“老太太和太太说得都有道理。不过,我这人爱瞎想,我觉得肯定是宝玉有什么喜事要来了,这花是提前来报信的。”
探春虽然没说话,但心里却在想:“这花开得肯定不是好兆头。一般来说,顺境则昌盛,逆境则衰亡。草木能感知时运,不在该开的时候开,肯定是有什么不祥之兆。”但她只是心里这么想,并没有说出来。
而黛玉听到大家说是喜事,心里不禁一动,便高兴地说道:“以前有个故事,说田家有一棵荆树,三个兄弟因为分家,那棵荆树就枯萎了。后来,他们兄弟被感动了,又重新住在一起,那棵荆树就又茂盛起来了。可见草木也是随着人的心意变化的。现在二哥哥认真读书,舅舅很高兴,那棵树也就开花了。”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很高兴,说:“林姑娘这个比方打得很有道理,很有意思。”
正聊着天,贾赦、贾政、贾环还有贾兰都进来赏花了。
贾赦率先开口道:“要按照我的主意,直接把这花树砍了得了,保不准是花妖在作祟。”
贾政却不认同,说道:“遇到怪事不把它当回事,那些怪事自然就消失了。没必要砍这树,随它去就好了。”
这话刚好被贾母听见了,她立马不高兴了,说道:“这是谁在胡说八道!人家正有喜事好处,什么怪不怪的。要是真有好事,你们去享受;要是有啥不好的事儿,我一个人担着。你们可别再瞎说了!”
贾政听了贾母的话,不敢再吭声,讪讪地和贾赦他们一起走了出去。
那贾母心里高兴,吩咐人去厨房传话,让赶紧准备酒席,好让大家一同赏花。
接着,她点名道:“宝玉、环儿、兰儿,你们每人作一首诗来记录这喜庆的时刻。林姑娘身体刚恢复,就别让她费神了;要是她有兴趣,就帮你们改改诗。”
说完,她又转向李纨说:“你们都来陪我喝几杯。”
李纨连忙应声“好”,然后笑着对探春说道:“这可都是你惹出来的热闹。”
探春说道:“说了不让我们作诗了,怎么反倒责怪我们惹出来的热闹。”
李纨笑着解释:“海棠诗社不是你发起的吗?现在那株海棠树也仿佛要加入咱们诗社,来凑这份热闹了。”这话一出,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不一会儿,酒菜摆上了桌,大家边吃边喝,气氛十分融洽。每个人都想让贾母开心,于是纷纷说些欢快、有趣的话。
这时,宝玉走上前,给贾母斟满酒,随即灵感涌现,很快就吟成了一首四句诗。他写下来,然后念给贾母听: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大意为:海棠花为何突然间就凋零败落了?如今这繁茂的花朵又是为了什么而绽放?想来应该是北堂(古人常以“北堂”代指母亲)能够增添福寿,在冬至一阳初生之时,这海棠花就像先于寒梅绽放一样(早早地传递着吉祥美好的征兆)。
贾环也写了一首,然后念道:草木逢春当茁芽,海棠未发候偏差。人间奇事知多少,冬月开花独我家。
大意为:草木在春天到来时本应蓬勃地长出新芽,那海棠树到现在还没发芽,这显然有些差错。这世间稀奇古怪的事儿能有多少?没想到在冬天这海棠花居然在我家独自绽放了。
贾兰用端正的楷书认真誊写好文章后,呈献给贾母。贾母便让李纨来念: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
大意为:
在如烟似雾的水汽中,梅花凝聚着娇柔妩媚的姿色在春日来临之前凋零。
寒霜浸染大地,雪花飘落之后,却又微微泛红盛开。
可别小瞧了这看似娇弱的梅花,它所蕴含的深意和价值,远非表面那般浅显。
它那欣欣向荣的姿态,就像在喜庆的合欢宴上为人们带来祝福。
贾母听完众人的诗作后,开口说道:“我对诗不太在行,不过听下来,觉得兰儿那首写得不错,环儿的就差了些。都别拘着了,都过来吃饭吧。”
宝玉见贾母对诗作评价后心情不错,自己也越发来了兴致。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晴雯去世那年,院里的海棠花也枯萎了;如今海棠花又重新绽放,按说院里这些人都会顺顺当当的。可晴雯却再也不能像这花一样,枯萎之后还能重新焕发生机了。想到这儿,宝玉原本的喜悦之情瞬间消散,心里涌起一阵悲伤。
不过,他很快又转念一想:前几日巧姐提到,凤姐打算让五儿到院里来,说不定这重新盛开的海棠花,或许是为了迎接五儿才开的也有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