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琏手握那块假玉,满脸怒气地走出,径直来到书房。那个卖假玉的人见贾琏脸色阴沉,心里先就慌了,赶忙站起身来迎上去。刚要开口说话,却见贾琏冷笑一声,骂道:“好大的胆子,你这个无赖!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竟敢来这里耍花招!”
说着,贾琏回头大声问道:“小厮们呢?”
外面顿时响起如雷般的回应,几个小厮齐声应答。
贾琏吩咐道:“去拿绳子来,把他捆起来!等老爷回来问清楚后,把他送到官府去。”
众小厮又齐声应答:“绳子已经准备好了。”但嘴上这么说,却都没有动身。
那个人早已吓得手足无措,见这阵势,知道难逃一劫,只得跪下给贾琏磕头,嘴里不停地哀求:“老太爷别生气!是我一时穷困潦倒,实在没办法,才想出这个丢人的主意。那玉是我借钱做的,我也不敢要了,只当孝敬府里的少爷玩罢了。”说完,又连连磕头。
贾琏唾了一口,骂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这府里会稀罕你那破烂玩意儿!”
正闹得不可开交时,只见赖大走了进来,陪着笑脸对贾琏说:“二爷别生气了。他算个什么东西,饶了他吧,让他滚出去算了。”
贾琏说:“实在可恶。”
赖大和贾琏好说歹说,外面的人也都跟着起哄:“糊涂东西!还不快给爷和赖大爷磕头!赶紧滚吧,还等着挨踹呢!”那人赶忙又磕了两个头,然后抱头鼠窜地逃走了。
从此,街上都传开了:“贾宝玉弄了个‘假宝玉’出来。”
话说贾政那天外出拜访客人归来后,因为当时正值元宵节期间,大家都担心之前的事会惹贾政不高兴,况且那些事已经过去,也就不再提起。近来因为元妃的事情,大家忙碌了好一阵子,最近宝玉又生了病,虽然按照惯例家里有宴席,但大家都提不起兴致,也没什么值得记录的事情发生。
到了正月十七日这天,王夫人正盼着王子腾进京,只见凤姐进来禀报说:“今天二爷在外面听到有人传言,说咱们家的大老爷急着进京,离京城只有二百多里地了,却在路上去世了。太太听说了吗?”
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说道:“我没有听说,老爷昨晚也没提起这事,你到底是在哪里听说的?”
凤姐回答说:“听说是从枢密张老爷家听来的。”
王夫人愣了好一会儿,眼泪早已夺眶而出,她一边擦眼泪一边说:“等回来再让琏儿彻底打听清楚,回来告诉我。”凤姐答应后便去了。
王夫人忍不住暗自落泪,既为女儿元妃伤心,又为弟弟王子腾的去世悲痛,还为宝玉的病情担忧。这样接二连三的不顺心事,让她怎么承受得住!
于是,她开始感到心口疼痛起来。再加上贾琏打听清楚后回来报告说:“舅太爷是因为赶路太过劳累,偶然染上了风寒,到了十里屯那个地方,请了医生来调治;可惜那个地方没有好医生,用药不当,一剂药下去人就没了。但不知道家眷是否已经到了那里。”
王夫人听了,一阵心酸涌上心头,心口疼得坐都坐不住,赶紧让彩云等人扶她上炕。她强撑着身体,让贾琏去回复贾政:“赶紧收拾行李,赶到那里去,帮着把后事料理完,然后立刻回来告诉我们,好让你媳妇儿放心。”
贾琏不敢违抗,只得向贾政告辞后便出发了。
贾政其实早就听闻了相关事情,心里头极为不痛快。而且他也知道,宝玉自从丢失了玉之后,整个人神志都变得迷迷糊糊、昏聩不清,即便请医问药也丝毫不见成效;再加上王夫人心疼宝玉,整日忧心忡忡。
这一年刚好赶上京察,工部将贾政保举列为一等。到了二月,吏部带领官员引见。皇上念及贾政平日里勤俭持家、行事谨慎,便任命他为江西粮道。贾政当天就进宫谢恩,并且已经向皇上奏明了起程的日期。
虽说有不少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可贾政根本没心思去应酬他们。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家中人口不得安宁的状况,但又不敢因为家里的事就耽搁了赴任的行程。
贾政正急得毫无办法时,忽然听见贾母那边派人过来传话:“请老爷过去一趟。”
贾政赶忙起身前往,进屋后,看到带着病容的王夫人也在那里,便先向贾母恭恭敬敬地请了安。
贾母示意他坐下,接着说道:“你很快就要去外地赴任了,我有好多话想跟你说,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话刚说完,贾母便忍不住落下泪来。
贾政见状,急忙站起身,说道:“老太太有什么话,尽管吩咐便是,儿子哪敢不遵遵命呢?”贾母强忍着哽咽,缓缓说道:“我今年都八十一岁了,你又要到外地去做官。偏偏你大哥还在家里,你又没有办法以父母年迈之名拒绝。你这一走,我心里最疼爱的就只有宝玉了,可偏偏他又病得稀里糊涂的,到现在都不知道情况到底怎么样。我昨天让赖升媳妇出去,找人给宝玉算了算命,那算命先生算得可准了,他说:‘得娶个属金命的人来帮衬他,还得给他冲冲喜才行;不然的话,恐怕这孩子的命就保不住了。’我知道你向来不信这些说法,所以特意把你叫来商量商量。你的媳妇也在这儿,你们俩好好商量一下,到底是希望宝玉能好起来呢?还是就任由他这样下去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