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听了这话,便又说道:“我实话告诉你吧,那两天你昏迷不醒的时候,林妹妹已经去世了。”
宝玉一听,忽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声惊讶地问道:“真的死了吗?”
宝钗说道:“真的死了,我哪有红口白舌咒人死的道理呢!老太太和太太知道你们姊妹俩感情好,怕你听说她死了,自己也要寻死,所以才不肯告诉你。”
宝玉听闻这话,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整个人瘫倒在床上。刹那间,他只觉眼前漆黑一片,完全辨不清方向,脑袋里也是昏昏沉沉,意识模糊。就在这恍惚之中,他恍惚看见眼前好像有个人影缓缓走来。
宝玉眼神迷茫,下意识地问道:“请问这里是哪里?”
那人回应道:“这里是阴司泉路。你的阳寿还未尽,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宝玉赶忙说道:“我刚刚听闻有个故人已经离世,心里着急,就一路寻访到这儿,不知不觉就迷路了。”
那人又问:“你说的故人是谁?”
宝玉神色哀伤,说道:“是姑苏的林黛玉。”
那人听了,发出一声冷笑,说道:“林黛玉活着的时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死了也和鬼不同,她没有魂也没有魄,你上哪儿去找她?普通人的魂魄,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人的形体,散了之后就变成了气。活着的时候魂魄是聚在一起的,死了之后就散开了。普通人的魂魄散了之后都没办法寻访,更何况是林黛玉呢?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宝玉听了这话,愣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既然说人死了魂魄就散了,那怎么还会有这个阴司呢?”
那人冷笑说道:“这阴司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都是因为世上的人太执着于生死的观念,所以才编出这些话来警醒世人。就说上天特别恼怒那些愚蠢的人,他们要么不安分守己,好好过日子;要么寿命还没到头,就自己把自己作死了;要么就是贪图淫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逞凶斗狠,无缘无故就把自己给害死了。上天特意设立了地狱,把他们的魂魄囚禁起来,让他们遭受无尽的痛苦,以此来偿还生前犯下的罪过。你寻找黛玉,就是无缘无故自己往陷阱里跳。而且黛玉已经回到太虚幻境去了,你要是有心去寻访她,就潜下心来好好修炼,自然会有机会和她相见。要是你不安分地过日子,犯了自行夭折的罪过,就会被囚禁在阴司里,到时候除了父母,你再想见黛玉一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那人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石头,朝着宝玉的心口就扔了过来。宝玉听了这番话,又被石头砸中了心窝,吓得他转身就想回家,可偏偏又迷了路。
他正站在原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忽然听到那边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她们,一群人围在他身边,一边哭泣一边叫着他的名字。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仍旧好好地躺在床上。再看屋子里,案上的红灯散发着柔和的光,窗前的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眼前还是那熟悉的锦绣繁华的世界。
他定了定神,仔细一琢磨,原来刚才经历的一切竟然是一场大梦。他浑身冒出了冷汗,不过心里却感觉清爽了不少。再仔细想想梦里的事情,又觉得真是无可奈何,只能长叹了好几声。
宝钗其实早就知道黛玉已经离世的消息。只是贾母等人担心宝玉知道这个噩耗后,病情会进一步加重,难以医治,所以严禁众人将黛玉的死讯告知宝玉。
然而,宝钗心里清楚,宝玉的病,根源在于对黛玉的深情,丢失通灵宝玉不过是次要因素。于是,她趁着这个时机,把黛玉已死的事情如实告诉了宝玉,想让他痛定思痛,彻底断了念想,让心神归一,这样或许还能有机会治好他的病。
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并不明白宝钗的良苦用心,只觉得她行事太过鲁莽、冒失,心里很是责怪她。可后来看到宝玉醒了过来,她们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紧接着,她们赶忙派人到外书房请来了毕大夫进来为宝玉诊视病情。
毕大夫进来后,给宝玉号了脉,不禁惊讶地说道:“真是奇怪!这次脉象沉稳平静,精神也安定下来,郁结之气都消散了。明天开始服用调理的药,病情应该就能慢慢好转了。”说完,便离开了。众人听后,心里都踏实了,各自散去。
袭人一开始对宝钗把事情说出来这件事满心埋怨,觉得她不该如此,只是这话在嘴里怎么都说不出口。莺儿在背后也对宝钗说道:“姑娘你这也太性急了。”
宝钗却回应道:“你懂什么!不管怎样,都有我在呢。”
宝钗对于别人对她的诽谤,全然不放在心上,只是一心留意观察宝玉心里到底纠结什么,暗暗想办法帮他化解。
有一天,宝玉渐渐觉得神志安稳了些,虽然偶尔还是会想起黛玉,但意识不再那么模糊。这时候,袭人慢慢地把“老爷选定的宝姑娘为人和善宽厚,嫌弃林姑娘性格古怪,而且担心她身体不好、寿命不长。老太太是怕你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在病中着急上火,所以才让雪雁过来哄你”这些话,时不时地劝说宝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