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凌云之前在教坊坊曲中与乐伎嬉游之事被当众揭发,殿中众人多半抱着看戏心态,甚至暗觉快意。
无他,只因凌云今日风头过盛。旁人贺寿,太后不过礼节性应对几句,唯独凌云能与太后絮絮叨叨闲话家常近一刻钟,怎能不招人嫉?更遑论先前那篇辞藻华丽、马屁震天、力压群伦的三十段贺寿长诗。
然太后本人并未动怒。一位能在孤儿寡母情形下稳秉国政十载的太后,自是分得清何事该刨根问底,何事该包容糊涂。凌云这等行径,在她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平日听闻也不过一笑置之,只是此人运气不佳,恰在此场合被捅破而已。
装糊涂既已不能,然对凌云的赏罚却令太后颇为踌躇。身为天下至尊,一举一动皆被臣下细细揣摩演绎,故需慎之又慎。
原本凌云今日诗作出众,理当厚赏,然丑闻既出,若再依原议加官进爵便不妥当。反之,若全然不赏只予惩戒,亦欠公允。据女儿言,凌云此番呕心沥血月余方成此巨制,不可凉了忠孝之心。
慈圣皇太后不愧被凌云赞为“女中尧舜”,略加思忖便有了决断。先开口责备道:“少年人当戒骄戒躁,修身养性,岂可在外寻花问柳,惹人非议?成何体统!”
又对永嘉长公主吩咐道:“凌云孤身在京,难免有不便之处。尔择那稳重明理之宫人二名,送至凌云寓所,侍奉起居,以安其心性,权作今日之赐。”
赐予两名宫女,自是恩赏,却不招眼红闲话,兼有诫勉之意,堪称两全。
凌云深知此时当赶紧谢恩,将丑事含糊过去方是正经,赏罚皆可接受。且宫中选出者,总不会丑陋!他正欲上前叩谢,却听永嘉长公主神色肃然,对母后正色谏道:
“祖宗有制,凡朝臣官吏,不得宿娼召妓。凌大人既为朝廷命官,于母后圣寿佳节,公然违禁,不敬之罪岂可轻纵?母亲圣明在上,女儿斗胆,不敢奉诏!”
在道义上,长公主完全占理,摆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之势,无人能指摘其非。
殿中熟知长公主秉性的内侍们暗自嘀咕:此方是千岁常态…
那传旨太监只言凌云在教坊,长公主却径直扣上“宿娼”罪名,凌云心中万般委屈,闻言奋然向前辩驳道:“殿下此言大谬!下官岂是贪花好色之徒?实乃应太常寺之邀,同往检阅新排乐舞,以备宫宴承应!”
此借口拙劣,昔年张驸马便常用,男人们竟不换些新花样?永嘉长公主连连冷笑:“不贪花好色,去那等地方作甚?”
殿中有几个初涉此等场合的年轻宗室,见长公主骤然与凌云翻脸,心头皆冒出一句:常言伴君如伴虎,果不其然!这还未至君前,仅对千岁殿下已是如此…
“我的世界,尔等不懂…尔等不懂…” 凌云渐入自我催眠之境,宛若诗人附体。
他神色陡然一变,正气凛然道:“下官近日研读前隋旧事,感于陈后主与张丽华之遗韵,欲效白乐天《长恨歌》体例述之,故至教坊采风,揣摩彼辈言行心性耳!”
顿了顿,又作痛心疾首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下官纯为探究诗道,何惜置身烟花之地?不意引发诸多误会。诗家三昧,外人难知,外人难知啊!吾何以言表!”
永嘉长公主对凌云所言嗤之以鼻,见其不认错求饶,反振振有词,恼意更盛,叱道:“此乃无耻狡辩!”
长公主不信,却有人愿信。人称“朝堂及时雨”的李清郡公出列打圆场道:“果有此意?凌大人可有所得?”
真乃好搭档!凌云心中赞道,一边摇头晃脑吟诵:“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开篇几句,令懂行的李清听得心中暗赞,急问下文时,却见凌云停住,便疑道:“此四句破空而来,写尽张丽华之容态娇媚,有陈思王《洛神赋》遗韵,更得宫体诗之精髓。如今乐府歌行体佳作罕见,下面可还有?欲追摹元白遗风,岂止四句?”
凌云苦笑:“心有所感,仅得此四句,后续尚未完成,便蒙太后相召。待日后补全,再请郡公品鉴。”
李清叹道:“吾常憾近世长歌佳制绝迹,想来唯君有补缺之才。惜今日无缘得闻全璧了。”
李清身为宗亲,乃京中诗词鉴赏大家,他既言“妙”,殿中众人便知定然极好。
稍通诗律者皆明白,长歌一体,自盛唐之后,几无堪称扛鼎之作,更遑论与李杜元白争辉。终日埋首经义、策论的文人,哪有那般汪洋恣肆的才情?
按李清所言,如今天下,唯凌舍人有此水准。
霎时间,凌云身上仿佛笼罩着名诗人光环,获得百分之百的“道德加成”。艺术家寻访灵感,能叫嫖妓么?那是风雅之事,外行人岂能懂得!
旁人或信以为真,永嘉长公主却心知肚明,此定是凌云临机杜撰。这般情形竟也能编出段子,还引得叫好?她若再穷追不舍,恐被旁人看出端倪,只得冷哼一声,就此作罢,扭头望梁,暗思后计。
见女儿不再争执,太后只当她被说服,又看时辰不早,便挥手道:“凌云退下,将此诗补全呈上,哀家要亲阅。今日特准你入教坊采风,下不为例。”
既成风雅之事,太后乐得成全。若凌云真能作出《长恨歌》、《琵琶行》那般传世长歌,亦是本朝文华之美、盛世明珠。而她钱太后便是这“赞助人”,想来凌云懂事,定会在诗序中感念圣恩。
如此既可显其优容文士之度,传扬开去又能增几分美名。欲做收取士心、名垂青史的“女中尧舜”,正是这般点滴积累。
此事遂了。本朝着名诗人凌云如蒙大赦,在无数道各色目光中,辞过太后,趋步出殿。
他边走边思,抄袭这篇拟《丽人行》的诗,得仔细修改,避用陈隋以后典故,免生纰漏。方才当众只敢吟诵事实明确的前四句,亦是此故。
《衙役凌云志》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衙役凌云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