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咸阳的家人们得知小白不回来,不少人天都塌了。
比如一年就没给太子上几节课的太子老师们,等着太子莅临的文枢史馆诸位学者们,等着小白做游戏指导的兄弟姐妹们,还有肩负着帮小白传话工作的扶苏。
嬴政不爽道:“他为什么不和朕说,就单给你写信?”
一想到今年过年各种活动都不能带上小白,说不定自己祭天也什么都没有,嬴政就下定决心,他要处理公务,这些事都交给扶苏了。
扶苏觉得不一定只有他,“……也许,秋夫人的信里也有?”
嬴政:“朕的问题是,为什么,朕没有。”
扶苏心想这话你问我有什么用,但面上还是哄着他爹:“小白为了我大秦利器去太原,此乃他对储君之道的践行啊!”
想想他是过去干什么,是为了你的大秦啊,爹。
光一个这个肯定是不能让他爹高兴的,扶苏就又拿出另一件事来分散嬴政的注意力。
“阿父,今年少府的墨纸产出已经出来了,两百多人,在墨家弟子指挥下分工而行,造出了五千多石的纸。这些墨纸,您打算做何所用。”
嬴政毫不犹豫做出划分,章台宫、丞相府、御史府和廷尉府。
再匀出来个一点去文枢史馆,当然,不是给他们做草稿的,是给他们誊写整理出来的正文的,用处也是为了炫耀一番。
看看,入我大秦的墨家,以前能帮着我们攻伐六国,现在天下安定了,也能助我大秦安定四海。
你们这些家伙,如果不来咸阳,一辈子都见不到墨纸这样的好东西呢!
嬴政倒是很想让全国官吏都换上墨纸,批纸张奏折和竹简奏折,无论从运输、便利、书写还是对眼睛的友好程度来看,那都是是纸张完胜竹简。
奈何量还是太少了,想要大秦全国的官吏都换上纸张,光是造纸的工匠,就得培养一大批,还得各郡县都设置上造纸厂。
纠结的嬴政看见扶苏安然自若的表情,没忍住,抄起一卷竹简丢了过去。
“你还在这里干什么,去找章邯,让他所有其他工事都暂缓,在大秦各处合适的地方把纸张都造出来先!”
“诺。”扶苏一个顺手接住奏折,放到地上,恭敬一拜。
既然是所有工事暂时缓缓,那就是包括陵墓、修路。其实本来就放缓速度了,但是也在慢慢地干呢,避免征发徭役太过分。
至于修宫殿这种事,早被小白和扶苏联合劝停了,没看见文枢史馆都没另起楼台,就在太史局划出一部分嘛。
扶苏起身出去,背后还传来嬴政憋着火的声音。
“小白不想回来,那你安排一下,给他送些过年的东西。我大秦太子,俭省些可以,不可寒酸。”
太原,不打算回去过年的小白也忙得很。
反正明年就要去东巡了,春天出发夏天到,那还回咸阳干什么,直接就在外面过了。
咸阳的墨园弟子都被他带出了,除了被少府要走去搞造纸坊的,现在他们这些人都在太原忙活着,小白回去不是听课就是去文枢史馆,不如就在这待着。
虽然他现在瘦胳膊瘦腿不能抡大锤打铁,但是不妨碍他在边上拿着小锤捶匕首。
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在脑子里搜索到配方的小白自己捶出了把精铁匕首。当他磨好刃,要开刀的时候,所有人都跑过来围观,然后看见他一个迅急投掷,匕首穿过了木头靶子,全场哗然、
也有在同时炼铁的墨家弟子们拿出自己打的武器,和太子打的匕首来比拼锋利程度,方法就是扎木头,结果实验结果出来后,太子的武器还是最锋利的那一个。
小白收回自己的匕首,去又重新磨了一遍,跟在边上的张良给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夸夸,而陈平选择去打水,拿来一块布。
“殿下磨刃,不如就让平来为您的匕首,磨面吧!”
别的活儿他也不会干,就来帮您的武器打磨抛光。
突然又被抢风头的张良:“没听过匕首的面也需要光可鉴人的。”
陈平理直气壮:“从前没有,现在不就有了。太子亲铸的第一把匕首,那怎么能一样呢。说来太子可有给它取名?”
张良懒得跟他计较,直接和小白沟通:“殿下,您的匕首吹毛立断,锋利非常,硬比铁石,色如霜华,您觉得‘霜华刃’这名字如何?”
小白拒绝。
【好听,但不太出彩。】
陈平:“子房说它色如霜华,我却看它霜华亦可断,殿下,您觉得‘断霜华’如何?”
这个小白觉得可以。
【好听,不俗气,采纳了,今天开始,它就叫断霜华。】
陈平喜笑颜开,格外自信地看一眼张良:“还得是子房先有了‘霜华刃’,才有现在的断霜华之名。”
哎呀,张良啊,虽然你先取了名,但是殿下最后采纳了我的,你不会介意吧。
张良坦然点头:“嗯,你说的没错。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只要太子喜欢,什么都可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