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墨家的优势,一是发明创造,二是贴近百姓,学派理念和纲领是组织弟子的,但是也得弟子满堂这才有用,在这之前,还得让他们墨家重新火起来才是最正经的。
钟无会师兄他们跟着太子专心搞研究,纸张就是他们之前论墨家未来的时候,说过能让知识一点点普及重要书写工具,并且还是能让他们墨家重回百家中心,一扫多年颓势的重要之物。
看看,这纸张一出,便利天下,以后哪个用纸的能对他们墨家说三道四。
瞧不起搞工艺的贩夫走卒是吧,那这纸以后你们也都别用了,用回竹简丝帛去吧!
一想到他们墨家势微多年,现在彻底翻身,在齐鲁被儒家压了多年齐鸫做梦都能大笑出声。
他告诉两个同样高兴不已的徒儿,让他们该傲就傲,都是墨家人,做出这样成绩了要是还被别人打压,那师兄弟他们努力这么久的纸不就白做了。
以后他们师兄弟们还会做出更多利民利国的东西,以后书修好了,他们俩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所以都别低调,要的就是高调,这才好吸引新人来加入。
两个弟子骄傲点头,老师,放心,我们绝对不会给墨家丢脸的!
墨家的高高兴兴,也不是每个人都看着会跟着开心的,比如远在鲁地的公输家。
曾经墨家这样一个偌大的学派都势微至此,公输家本来人就没墨家多,靠着家族技术饿不死,但也没被国君重视过。
由于皇帝第二年东巡要来泰山,所以咸阳的纸张也以最快的速度,书写上公文,到了齐地各府衙。
公输家虽然没有什么官员,但祖上有历史,现在也有手艺,倒也还有人在本地府衙做小吏。
公输付看见差役就知道是咸阳的政令又来了,笑着说:“看你就背了一个包袱,这次又是帛书吧。”
送来公文的差役也笑了:“这次可不是帛书呢,是咸阳人尽皆知的新东西!”
公输付给他拉住马:“什么新东西啊?”
差役解下包袱,得意笑道:“墨纸!这可是只有咸阳才有,只有官府才能用的东西呢 !”
听到“墨纸”二字,公输付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等到拿了差役的公文去衙门拆开一看,他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赶紧出去抓住还没回走的差役,找人打探清楚,这墨纸到底什么情况。
差役又不是在墨园干活的,知道的信息有限,把别人告诉他的自己又非主动加工了一番,传到公输付耳朵里,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墨纸,这可是只有咸阳权贵才能用上好东西啊!
你问怎么来的,听说是墨家弟子们靠着造新奇玩具哄了太子,得到了太子赐的墨园,他们在这墨园又造出来了墨纸,做上咸阳的大官,就连文枢史馆的那些墨家对头们,白天看见他们都要绕路走,不敢和他们抢路了呢!
公输付大惊失色:好你个浓眉大眼的墨家,你们居然也学会搞别人媚上那一套了!
得此噩耗,公输付下了班就匆匆回家,直接敲了族钟,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
都别忙了,在我们混日子的时候,你们知道墨家背着我们都干了些什么吗!
说完,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张出来。
这是他找县令借的,他们平时和县令关系挺好,县令也知道他们祖上,对公输付这点失礼的要求,同意了,但只让拿一张纸,并且只借一晚,还得保证纸张不会被弄脏弄皱。
公输族人纷纷震惊,不是,你们墨家不止没有死,居然还能悄悄发育,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合理吗?
儒家呢,法家呢,你们怎么还没把他们搞死啊!
在墨纸和墨家的名气开始传遍天下之时,本就在太原受到礼遇的墨家,发现太原上下官吏们对他们更尊敬了,而且言必提纸。
作为造出纸张的墨家弟子们,不管是前期参与还是后期加入,亦或者是没有加入造纸项目,在搞其他项目的人,大家各个都挺起胸膛,骄傲得很。
纸张这东西是少府带领制造的,太原郡守没敢跟少府抢产业,也就是跑到墨家弟子这里来夸夸一番,让墨家弟子们升级、改造城墙更高兴点。
而小白等过了年,还在忙着搞胶。
自从杜仲胶经过各种加工,密封性能大大加强后,墨家弟子们比他还要激动。
光是这密封性一个,就让墨家弟子们想到了胶的大量用途,首当其冲就是可以用来搞水利闸门。
只是杜仲产量低,种植周期长,还容易受病虫害,是个它不爽,产出就跟着不爽的娇气主儿,目前也就是太子有这个人脉资源能弄到来试验的。
要想大批量使用,得赶紧再找合适的地方,规划出一片合适杜仲胶的山头,现在就开始种上。
现在杜仲制胶的技术已经叫太子试出来了,具体用上却得等需求和产量。
墨家弟子们足够忙了,小白也带了一组团队,目标是炼弹簧钢。
材料都备着,耐火高温炉有了,炼钢技术大家正在试验,后面就是一点点尝试淬火、回火的锻造技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