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在胶东郡待的很充实,也很痛苦。
以前在亲爹跟前,虽说也是天天干活,还是什么杂活都干,但那都是在大秦权力中心,他再怎么样,都会有很多人给他兜底。
而现在,人在胶东,不止得自己独立负责一郡事务,还没有人才,小事大事和挑选人才的事都得自己一手抓。
他倒是也听了小白的,在把齐地这些官吏和家族的恶行告知天下,撰文大骂特骂之后,及时在齐地招揽人才。
得亏这里素来重视教育,还是儒家大本营,怎么都缺不了儒生,招人不愁收不到,就是得仔细鉴别一番。
有皇帝诏令在手,麾下也有一小支军队,事急从权,从之前路过的县令提拔人才来填补的权力他还是有的,任命官吏的权力他也有。
在一群闻风而上的士人里,找出合适胶东郡的人才虽然费些时间,但也不是做不到,而且扶苏倒也还发现了其他的意外之才。
比如眼前这个正在众人面前,对着扶苏一顿劝谏年轻人蒯彻。
这是听闻胶东郡之事后,来投奔扶苏士人之一。
除了小部分只是想来胶东郡混个官职吏职的,大部分士人就如同扶苏和小白猜测的那样,都是为了来奔更大的前程的。
他们本来这两年因为天下初定,嬴政一成皇帝就封太子而暂时按捺着,等待自己再次出世的时机。
胶东郡的事情最先传遍齐地上下,听闻被封为贤王的长公子在胶东郡恩威并济的雷霆手段,他们觉得扶苏年纪轻轻就能做到这些,以后还大有可为,于是冲着做扶苏的门客而来。
扶苏没想养门客,毕竟他爹也很讨厌养门客的臣子和贵族,扶苏不至于这么顶风作案。他现在只想赶紧把胶东郡的事搞定了去淮阴找弟弟,不过要是实在有才的,他也觉得人放在胶东有些浪费了,可以带着,回头给小白。
不过他这心思几个来投奔的门客们不知道,他们自觉自己入了长公子麾下,那就是来跟着长公子一起上进的。
小点的目标,就是让长公子贤王之名做实,做成比信陵君这样的封君公子还要有名的大秦第一封王,高点的目标,也不是不能在大秦试着夺嫡。
大秦现在是第一个全新的大一统王朝,看着也还在向上发展,带着各地安心休养生息,嬴政身体还能爬泰山,太子又过于年幼,一切事情都未可知。
夺嫡易储什么的,要是能在大秦折腾,那确实新鲜。
说回到现在,在扶苏终于重建好胶东地方班底,一切都步入正轨,他也准备第二天就南下去淮阴的时候,他严格挑出来的这个门客蒯彻就出来,一通言简意赅的说话。
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说:他,扶苏,贤良仁德又不失威严手段,清除胶东贪官污吏和地方豪族,对胶东百姓又再造之恩,他蒯彻作为齐人感恩至极,其他齐人,尤其是胶东人也不会忘了扶苏。
扶苏想来想去,都觉得说的这不是他,更像是小白。
他一个生下来就是大秦长公子的人,爱民那是爱民力,打击地方势力那是为了大秦朝堂的威严。
爱民爱国爱统一,仁慈贤明还良善的,这是他弟弟。
蒯彻还在继续,开始给扶苏陈述他为扶苏定制的好好贤王计划,如何干实事,刷名声,爱护弟弟,还不会被被人猜忌弹劾。
扶苏听明白了,这人好像是想带着自己往上继续走。
他欲言又止,对这些不在咸阳,不明白小白对他们大秦有什么意义的齐人才俊很是无奈。
眼看这场告别小宴会就要变成他的人脉拉拢会,扶苏等蒯彻说完,站起来抬手一揖。
先生为我筹谋,扶苏感激不尽。
虽然很无语,但扶苏的礼貌挑不出错来,作为贤王和大秦长公子,回门客的话都一点不倨傲,该有的礼仪绝不少一点。
然后开始掀自己老底。
“扶苏知诸位皆是因我对胶东的政令举措而来,但这都并非扶苏之意,乃是吾弟太子小白所定之策,我不过是照章办事罢了。”
才坐下来的蒯彻睁大眼,和在场诸人一样,开始懵了。
扶苏:“你们只知道我在府衙审案,就不曾看见我身旁一直也没离开过的太子吗?”
我那么大一个弟弟天天审案不都在我旁边,我说什么都还要请示他同意,你们不会真把他当小透明了吧?
全新的胶东官吏和大秦门客们:知道啊,但是太子那才多大,不还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吗?
扶苏扶额:“我不过是在府衙审查,能知道多少当地乡里情况。都是太子,亲自带人走访乡间,同胶东父老会面,在百姓之中取得的胶东实情。”
贤王的行程众所周知,上哪儿搞那么多本地情报,我是秦人,可不是你们本地人。
扶苏强调:“皇帝回咸阳,是太子带着我继续东巡,所有东巡事宜皆是太子安排,我不过听从而已。”
听清楚,是我弟弟定的计划,所有的事情决断权其实是在他手上,我不过就一孩子临时监护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