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十年的春天,沛县泗水亭长刘季正在热火朝天地组织乡间百姓进行春耕。
等歇了下来,大家喝着凉水,一起听他的外出历险故事。
“去年我带着咱们沛县一些人去淮阴,是去那儿做工,不是徭役,淮阴郡属会付钱的。
当时你们还不信,没什么人要报名,还是县令强制让一些欠了县里钱的人过去。今年春耕之前他们都回来了,人没死,还挣了点钱,还是带着洁白胜雪的淮盐一起回来的!”
说着刘季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向乡里这些人。
“你们要是去了,现在都不用花钱买盐了。”
“那哪知道啊。”老兄弟樊哙大口咕噜着水,喝完一抹嘴,问:“话说回来,那淮阴真有传说中说的那么好?”
刘季盘着腿,“差不多,收税确实是收的最正规的,不敢有人私下多收。别的不好说,当地的百姓确实不怕官吏,随便去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都说自己见过太子,见过郡守。”
夏侯婴目光羡慕:“可见传言非虚,大秦太子亲自丈量了淮阴每一寸土地。”
樊哙看看他们几个,也羡慕道:“要是下次还有泰山封禅的登山比赛,我一定要去,也如那韩信一般,衣锦还乡,让沛县变成第二个淮阴。”
刘季:“这是,看看人家淮阴,自从出了个真敢去泰山的韩信,现在混的多好。吏治清明,县变成郡,有盐有码头,岸上的商船那叫一个热闹。我们东南边的纸也都是淮阴产的,那里还有不少儒生开班授课。
关键是那里还有什么种植园,是太子邀请七公子来的,听说在那里面种的稻子,都比外面的要好上不少。
我现在拉着你们一起春耕,也都是在淮阴被强制培训的课……”
说到这些,刘季都有说不完的话。
去年,他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带一些沛县劳动力给淮阴。
毕竟淮阴现在可出名了,出了韩信这个人物,年纪轻轻,靠着自己去泰山,一介乡野小民瞬间变成大秦太子侍读,前两年更是退匈奴有功。
托他的福,淮阴一跃成为大秦名城,太子亲自来此发展地方,政策福利咔咔来,尤其是韩信少年出名之后,被太子请封,现在真的成了大秦的“天枪镇岳将军”。
如此又长又离谱但很炫酷的将军封号,很快传遍了大秦的大江南北,成为无数人羡慕的称号。
而出大名的韩信是太子的人,他又把自己所有的赏赐拿出来一半,求太子带给家乡。
太子很感动地收下了,从河套一回来就马不停蹄奔赴淮阴,花钱直接在淮阴周边郡县雇人,趁着淮阴枯水季来干活。
离淮阴比较近的郡县,大家多少都知道淮阴是什么情况,知道这里要雇人,报名也都还算踊跃。
而离得远些的地方,大家就算听说了也不敢相信,因此太子就直接给地方强制下令要指标。
就是这样,刘季这类其他郡县的地方小吏,带着县里劳动力去了淮阴。
带过去的人干活,刘季他们这些小吏也不能走,被太子强制要求去参与一遭淮阴的农业基础课程,看看淮阴人都用什么样的农具,如何科学耕种。
你以为光学农业就完了吗,还得交作业,太子居然大方的分了他们这些小吏纸张做作业本,七公子光路和三位公输家子弟以及淮阴郡已经培训出来的吏员做老师,强制要求他们也得学会,新字同样也得都学会。
刘季大吐苦水中,周勃觉得这人是有点不识好歹了。
“那可是纸!太子居然拿如此珍贵的纸来给你们用,萧何也只有县里的账目记录才能用得上呢!”
周勃嫉妒的目光看向刘季,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刘季说了,光是回来的那一天,刘季就已经给他们大倒苦水,但是从第一次到现在,他还是听一次眼红一次。
“而且如此名师教导,你要是不认真学,以后去淮阴的事,我替你去!”
刘季哈哈大笑:“虽然学的是很痛苦,但我这不是学出师了吗,不然怎么是我在这里给你们上课?连太子都夸我是组织的一块好手,我回来的时候还让捎一封给县令的信,整个沛县的春耕工作都由我负责,只要沛县三年内农桑无碍,以后整个会稽郡的农事官就是我了!”
放心不下刘季,过来视察他监督春耕情况的萧何听着,嘴角一抽:“事情都没做完,你先别做梦。”
刘季不以为意:“梦都不做,还想着事情能做好?太子都说了,人要有梦想,我可是亲眼看见楚人季布千里迢迢去了淮阴,跟太子说自己有个养猪的梦想,太子就直接大手一挥,给他在淮阴开了养猪场呢。”
跟着萧何过来的曹参很好奇:“太子到底是何等模样啊?”
一直听说了大秦太子天生神异,不开口能人言,自小聪慧,十岁不到的年纪就天天在外跑,给大秦清除隐患,一边推广全方位的统一,一边大力发展淮阴民生。
“太子,那就是太子的模样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