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二十年的清晨,早起的太上皇睁开眼睛,用过早饭后端起一杯清茶慢慢品鉴。
浅色的茶汤在瓷白的杯子里,看着里头茶叶上下滚动的样子,嬴政心情也愉悦了一些。
这“茶”也是新鲜的玩意儿,小白在百越之地找到的,又拿到吴越之地种了一些。
不过因为现在他整日琢磨的都还是大秦的粮食安全,因此茶的产量很少,目前是只有嬴政能有专供,剩下的都是他额外赏赐给有功的老资历臣子,诸如李斯这种,或者表现格外优异的臣子,比如韩信这种。
喝完茶,到了他要去上朝会的时候了。
伴随着章台宫外的钟声响起,百官陆续入殿。
这钟楼是小白带着公输家一起做的,是嬴政退位做太上皇之后,第一个生日时,小白送他的礼物。
他每天不用抬头,只听钟声,也能知道是都是几时几刻。
太上皇嬴政,依然要去开朝会,开完朝会还要批奏折。
原本嬴政的设想,是小白做皇帝,留在咸阳,他受受累,出去巡视大秦。
但是位一传,小白就翻脸了,自己依旧整天在外跑,嬴政不想大秦出乱子的话,只能留在咸阳干活。
好在小白没忘记嬴政是为什么传位的,起码在建立大秦学宫的事上,都自己全权负责,没让嬴政多加班。
嬴政每次批奏折的时候,都忍不住陷入沉思。
自己明明都忍住权欲,退位做太上皇了,为什么小白还不自己掌权呢?
虽然小白掌不掌权的,都不耽误他做大秦唯一那个说一不二的人,可嬴政一想到自己退位前和退位后的生活,都觉得自己白退位了。
退位前批奏折、开朝会、被儿子们劝谏,退位后还是批奏折、开朝会、被儿子们劝谏,这皇位到底有什么退的必要呢?
太上皇嬴政的生活也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显着变化就是后宫全员升咖,姬和成了太后,其他孕育子嗣的后妃们也都被成年的儿子们接出宫了。
儿子没有固定工作,整天在大秦四处漂的,太妃就住在咸阳的王府,儿子有固定工作的,哪怕不在咸阳,太妃也愿意跟出去住。
比如七儿子广陆在淮阴钻研农业,太妃哪怕路远也要去找儿子。
至于没有孩子的,为了自己的养老生活,都跟着姬和去生活了。
好在姬和虽然不需要批奏折,但小白也有给她任务,从全国招募的不少医学生里,单开了妇科和儿科,这两科需要的医女人才和教习资源,都是姬和来管理。
看着姬和好歹也算在给大秦干活,嬴政勉强舒服了一些。
朝会上多了一些新人面孔,都是这两年从大秦学宫里择优选取出来的。
虽然并不喜欢大秦学宫,但是嬴政得承认,有了朝廷财政拨款支持的大秦学宫,能被他看入眼的曾经六国权贵,都安分了不少。
而六国的底层百姓,也有小白在安抚。
说实话,和小白比起,嬴政真觉得自己在对待六国人上仁慈不少。
以前自己处理六国旧人,罪名那都是谋逆叛乱,意图反秦。
而小白处理六国旧人,罪名不是私吞田地,买卖私盐,就是为私欲耽误耕种,或者是欺压乡里。
他也就是杀点人,小白都是拿钱拿地再把人送去南边垦荒,完了还要让人写文章发在大秦邸报上,发往大秦各郡县,让人半死不活,还没个好名声。
时代不同了,曾经城外的野人,贵族手底下的奴隶、奴婢,现在都是大秦正经上税上户口的百姓,无论诸子百家哪一家,也得承认他们的合法社会地位。
既然大秦“人”和“百姓”这一概念的统括范围纳入了广大底层,那诸子百家也自然会顺应时代变化,适当更新一些学说。
曾经贵族杀个奴婢,放哪儿都不叫个事。
而现在的大秦,贵族无缘无故敢私杀奴婢,儒墨道法四大强势学说等着一起来抨击你。
儒家骂你不仁,墨家骂你不义,道家骂你没人性,法家磨刀霍霍申请直接依照律法判决。
嬴政想一想这些年新旧观念冲击下,咸阳城各种乱七八糟的事,他都好想离开。
太上皇开完了他的朝会,回到了他的书房,继续批阅奏折,为皇帝处理朝政。
这些年大秦纸张产量上来了,除了官府专用纸,学宫供应纸,剩下的纸都拿去印大秦初代官方指定教材了。
墨家和公输家有技术,小白有经验,把曾经的大晋医学教材、数学教材和科学教材直接拿来用就行了。
至于文学教材,张良你总揽,找诸子百家商量,不该有的东西你自己把把关。
这个活一揽,意气风发的张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沧桑不少,面相都仿佛刻着一个字——苦。
张良这个自小跟在小白身边的侍读,嬴政也经常见,出身好,品貌好,才学好,的确是个人才。
这么多年,嬴政都是第一次看见他如此苦命难受的样子。
看,还好他退位退的快,不然这大秦学宫的事,万一小白跑走了,就是他负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