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嬴政都知道,现在公输家和墨家都在刻苦钻研纺织产业,谁能改进织布机、纺纱机,或者造出不用人手辛苦搓麻的机器,谁就是诸子百家之中,工器建造领域的第一家。
再继续往前走,嬴政看见了坐在墙角,看着太阳喃喃自语掐手指的人。
好,不用猜,一看就是一个在测算太阳相关知识的学生,他铁定修了阴阳家的课。
之前惹了小白生气的阴阳家也没闲着,他们都是高技术人才,一部分在学宫教书,剩下的都被小白发配去大秦各地记录水文、天文资料,修筑钟楼去了。
钟楼的时间需要校准测算,这方面没有人比阴阳家更擅长的了,观测各地天气与时间,记录水文,如果要是阴阳家能出个水利大师,那他们在大秦就翻身有望了。
再继续往前走,嬴政看见了佩剑的儒生坐在一起,都一脸苦相的埋头写作业。很显然,又是被必修的数学折磨的可怜学生。
虽然学黄老的张良与陈平分别是太子左右手,萧何这类被太子提拔的东南新臣也是学黄老的,但在大秦低调的儒家,也不是就没落了。
大秦十年,儒家选出了十二人南下番县,名义上是助力提高番县这些蛮荒之地的教育,实际上是为了替大秦教化百越。
一开始,的确只有扬越首领的长子宋杰和几个越人侍卫来此学习,可这十二儒生们教的兢兢业业,君子六艺一个不落,还包括儒家自己内部全新修订出的大秦天命正统论。
不说把未来扬越首领教的内心多仰慕天朝吧,至少也足够让人孩子和背后的部落知道大秦的教育水平有多高。
宋杰是大秦十一年去番县开始拜师学习的,当时他九岁,在十二名师的教导下,他越是学就越是感觉自己学不过。
本来宋雄只想让他学个三年的,但是宋杰坚持还想学,每年都会回去见见家人,然后继续来番县学习,一直学到现在,上了九年学了。
虽然现在,百越的事都还没个什么影子,但儒家十二人的的确确是在番县周围都出了名,按照祖上的老规矩,也一条肉干的束修就能来接受教育。
附近穷地方还能供得起孩子读书的人,都大为震撼,纷纷递上束修,把孩子送来番县学习。
靠着教育资源一支独大,番县也开始发展起来了,番县从庐江郡独立出来,县令吴芮这两年升为鄱阳郡守,开始围绕教育产业开始大力搞发展。
在万雍城转了一圈,看见这里年轻气盛,但都一脸苦相的学生之后,太上皇嬴政满足地调头回宫。
由于儿子们都很忙,所以尽管嬴政有二十三个儿子,但是居然一个孙子都没有。
不过这情况现在好转了,因为小白开始给哥哥们适当放假催生了,等后面大秦的三代出来,也要从小开始就全方位地学习。
别看三代还没个影子,但是小白教学计划已经都制定出来了,从小学开始,中学分科,大秦学宫分流,要么根据自己兴趣干活,要么下放地方去为大秦发展做贡献,卷的嬴政都觉得是有些严苛了。
嬴政很庆幸,还好他是小白老子,不是小白儿子。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