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随口问张良觉得什么名字比较好,张良仔细思索一番,“陛下,您觉得安南护越剑,如何?”
安抚南疆,护卫归入大秦的百越。
【采纳了。】
郡守还是曾经的扬越君长宋杰,他毕竟是主动归顺,还是鄱阳儒家十二新贤的弟子,让他做这个名义上豫章郡的最高长官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对豫章郡,朝堂还会再派掌管水利、盐铁、农业的官员过去。他们不是要大秦的农业技术吗,那就派人过去教导,教育也得跟上,你们鄱阳郡找两个人过去。
宋杰第一次做大秦官员,没经验,让他去鄱阳郡,找吴芮培训一下。
于是就这样,章邯做丞相才两年,就自动收获一桩开疆拓土的大事。
这下章邯觉得陛下当初去泰山去早了,不应该大秦二十六年去的,这要是再晚个四年,自己章邯也能在大秦文臣榜单上,有个一席之地。
大秦二十九年,大秦学宫祭酒,大秦统合定宪公李斯去世,享年八十八。
也许是李斯这个老伙计的死让嬴政太伤怀了,嬴政的身体也开始差了起来,小白也回了咸阳宫,定期给他把脉看病,带着扶苏还有侄儿们去照顾他,不怎么在外奔波了。
大秦三十年,在辽东让胡人看他跟看鬼一样的项籍请奏,他也想回楚地家乡,衣锦还乡。
小白很欣慰,直接封了他“大秦破军定胡将军”,虽然只是将军,不是大将军,但韩信的军功有目共睹,项羽就在辽东这小地方,军功有限。
他也不能把胡人全屠干净了,给匈奴人让地方事小,把自己的军功全霍霍了,还要被咸阳的官员集火喷的。
不止封号,还给他派了几个大秦学宫的毕业生,有渔业养殖,有桑树种植的,还有道路修建的,让他们跟着项籍,不论他要去楚地的老家,还是上郡的家,都保证让项籍有地方花钱,充分完成“衣锦还乡”成就。
自从小白带着韩信“衣锦还乡”开始,这四个字逼格无限拔高,在外功成名就,不回来回报家乡,那都够不上这四个字。
韩信以前为了母亲花钱给淮阴,现在为了母亲花钱给西边的丝路上新郡。
虽然他是个穷光蛋,但他也确确实实因为这些大方的行为闻名天下,是个有名的孝子,会回报乡里的义士,哪怕有一天辞官了,在天下间有的是人请他吃饭,走哪儿所有人都高看他好几眼。
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是从小不缺钱,现在也功成名就的项籍最想要的,小白决定好好满足他。
话说回来,楚人还是人才多啊。
项籍天生的将军,他的兄弟们也都不差,在项籍被小白薅走之后,项梁连夜把剩下的儿子和侄子们聚在一起,重新给他们好好进行再教育。
现在的项家子弟,有跟着项籍去辽东混的,有跟着项梁在河套做官,也有在大秦学宫里求学,毕业就能上岗的。
别说项籍和他族内兄弟们了,就说熊心,隐姓埋名,但大秦谁都知道他是楚怀王的孙子。
大把年纪了,本来在河套牧羊,后来成功实现苜蓿本地化大面积种植,给河套一带的牧民们提供了高蛋白牧草,现在是大秦的“秣陵侯”。
前些年嬴政听说了,都感慨楚怀王有个天才孙子,然后特赐“嬴”姓给他,以表大秦对他的看重。
小白觉得,他纯粹就是小气,一点子孙的好名声都不想给楚王留。
大秦三十三年,干了五年丞相的章邯退休,章邯的接班人小白已经想好了,就萧何了。
已经在中央干出点名声的萧何,在所有人的震惊目光之中,直接被点了做丞相。
虽然皇帝开始着家,章邯这个老丞相其实比其他的丞相都要舒服,但萧何作为被皇帝看重的人,收到了很多皇帝钦点的工作,被点为丞相以后,他都预见到了自己以后的工作量。
当然,能坐上丞相这个终极臣子的岗位,萧何还是很激动的,然后就又被刘季上门讹了一顿酒菜。
萧何:“……”
你都是大秦商人们都整天巴结请客的招商部长了,手里握着大秦所有私营但得官授的业务,去哪不缺酒吃,还差我这点酒菜?
抱怨归抱怨,但还是请客了。
对萧何做丞相,韩信很震惊。
他和萧何是认识的,出于小白的某些恶趣味,在大秦十五年,沛县县令晋升会稽郡守,入京来述职的时候,小白顺道让他去见了韩信,给韩信上课。
这也是有原因的,萧何路过淮阴,拜访了韩家和周韫,周韫托萧何带了家书给韩信。
萧何很仰慕如此少年天才的韩信,一开始两人相谈甚欢,但是当萧何拿出周韫的家书,韩信脸色大变。
他猜也知道母亲是找他要钱的,找个外人送信就是再给韩信宣扬一波名声。
韩信也不是小气在乎钱的人,但是搞城建的钱花起来跟流水似的,他不在乎也多少会心疼。
这钱他还是想在手上多留一会儿,晚上几个月再送去支援淮阴建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