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骂大秦去啊,我只是个死了个韩国宗室公子非而已,要骂您就骂李斯。
孟子直接开嘲:“无仁义者,民之憔悴于虐政,日久,天下岂可安?”
庄子也摇头讥讽道:“伯乐善治马,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墨子也对弟子们说道:“法严刑峻罚,使父子相疑,邻里相告,此乃‘别相恶,交相贼’也!逆天而行,其祸必速!”
自从下来以后,这些学派先贤依旧门生环绕,比起只有身边几个人的国君,那可是威风的不得了。
学派之中,孔子和墨子算是门生最多的,也是最无人敢惹的。
不过孔子一般都是带着弟子静看看诸国变化,寻找能终结乱世的方法,一般他们不掺和别人的议论,毕竟他往那一坐周围就七十二弟子,好几百门生,吓阿飘的紧,议论起来很容易变成阿飘们的斗殴事故。
不过今天,听了赵高所念秦法的他,也不由得赞同点头,加入其他人的议论之中,说了句:“不教而杀谓之虐。”
管仲虽然也是法家的,但他一向是礼法并用,态度温和地以法治国,他听见大秦的律法都觉得实在是过分了些,和齐恒公一起大声当面骂大秦人。
面对太子小白这个讥讽言论,赵高就算知道什么,也不敢多言,但是地下诸子百家的阿飘们那可太有的说了。
不许片刻,从弟子到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已经能凑够一篇全新的《秦法论》了,只恨他们是阿飘,不能现场给太子小白传学。
滑头的赵高为了避免太子语出惊人,自己被皇帝收拾,后面的过程都是只念秦法啊,多的感想一点都不肯多说。
为此,太子小白在日常听完他念的秦法后,就会去找李斯讨论。
韩非开始给李斯点蜡了,尤其是看见李斯还在为太子尊敬、亲近自己而高兴时。
我愚蠢的师弟啊,你还在为自己受太子亲赖而高兴呢,你知道你要面对什么赵高都不想面对的局面吗?
李斯不是个会飘的个性,对着太子其实也挺谨慎,但是架不住太子小白能瞬间“口出狂言”啊。
【法律如此严苛,并且要时刻注意法律不能触犯,庶民贫贱,无需尊礼,为何他们要尊法?如此严苛之法,又能给庶民带来什么?】
【那么多的连坐制度,如果大秦子民自己遵守律法也随时都能因为他人连坐而受刑罚,遵守与违反都一样,怎么会有人遵守?
不遵守就会受惩,百姓愈加不满,再以更严苛的律罚压之,直到全大秦都是犯人?】
墨子听闻,直接拍掌称快。
“不错!严苛之法,能为庶民带来什么?什么都带来不了,还只会让庶民受到欺压,如此之法,为何要守?”
孔子的一个弟子也道:“礼不下庶人,是为了庶人好,让他们无需因礼而让生活贫困。但这秦法,刑专虐庶人,也是罕见。”
商鞅反驳道:“但是大秦强盛了,一统天下了。”
荀子问他:“那之后呢?还依然遵守此法,不就如同太子小白所说,天下间都是你们大秦的犯人了?”
有人听笑了,乐道:“哪有一个国家都是犯人的,这国不成国啊。”
一时之间,地下充满了阿飘们一起骂法家的欢快气息。
地下的诸多法家阿飘们:虽然秦法是稍微严苛了一点,但是殿下,它集权啊!
你要不要想想您的身份是大秦太子,站在你太子的身份想一想问题啊!
李斯不是很想回答太子这个问题,但是太子不放过他。
【李廷尉乃是荀子高徒,我大秦廷尉,没有人比你更懂我大秦律法了。】
看着拍桌的小孩,被cue到的荀子沉默了。
能说吗,其实我的徒弟很多,李斯还算不上高徒,只是他现在混的最好罢了。
韩非默默举手:“我觉得我也是老师的高徒,我比李斯更懂大秦律法。”
或者说,所有国家律法他都研究过,他觉得自己真的比李斯懂。
商鞅按下他的手:“我觉得我最懂。”
总之,李斯和太子小白的论法暂时告一段落,直到三天之后,李斯在章台宫的高层小朝会上,说自己与太子论法有所感悟。
阿飘荀子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斯:“臣请陛下收天下书,焚烧《诗经》、《尚书》及诸子百家之书,民间不得藏书,以法令为师,使天下无法以古非今!”
糟糕的是,皇帝没有驳斥,反而开始思考起这事的可行性,这让诸子百家的阿飘们都是眼前一黑,顷刻间地下舆论哗然。
作为知名教育家的孔子脸色一变,呵斥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大秦,比蛮夷还蛮夷啊!
孟子点头深表赞同,甚至态度激进:“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如果秦始皇驳斥李斯的建议还好,但他看上去居然还很心动。嬴政和李斯这样独夫,就是桀纣,杀了吧,动手都没有半点道德包袱和舆论压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