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董卓清不清楚,在场这些洛阳老油子都很清楚长安那是什么地方。
除了杨彪是关西士族的代表,洛阳这些,大部分都是关东士族。
光武帝选择定都洛阳,除了因为这里是他势力范围大本营,还因为长安靠近西边,羌乱频繁,生态环境也不好,漕运困难,加上对西域控制力减弱,丝路萎缩,对外交流优势减弱。
一瞬间,他们就在思考去长安的后果。
首当其冲,这些人的感受就是长安那边也确实起了心思,也敢借着皇帝在手,打压他们关东士族了。
他们在思考,长安那边想要什么,把他们这些人都弄去长安,那边又能获得什么?
还有,他们不想去长安,但是现在那边也不想放皇帝过来,后面两边该怎么谈比较好?
至于谋逆之罪,别开玩笑了,这还都是董卓一面之词,他说谋逆就谋逆了?这家伙自己还就是个谋逆的呢。
只要长安那边没有弄死秦王,那就不算谋逆,他们两边谈好了条件,随时两边可以握手言和。
“即日,发兵五万,西进长安!”
袁隗眼睛一跳,劝道:“董公,秦王年幼,不易舟车劳顿,长安本也是旧都,为了秦王身体,让我等去旧都,也不是什么大事。”
别冲动,你可别冲动,我们洛阳人不是很想和长安那边对立起来。大家都还是要在大汉这个锅里吃饭的,你董卓也能吃到,别自己把饭锅砸了。
杨彪也劝道:“秦王年幼,去长安多仰赖那边照顾,自然不愿离开长安。”
疑心洛阳有人背刺他的董卓可不买账。
他一来认准是长安豪强坏他的事,不能露出一点他无能的表现;二来要借口那边谋逆,借机收拢权力,再次把兵权握紧,还要找洛阳这边要钱要粮;三来要通过攻打长安,缓解洛阳内部自己和百官的压力;四则是要把自己钉死在大汉忠臣这个宝座上。
于情于理,他也要把谋逆的帽子,给长安那边戴严实了。
现在两边僵持住了。
洛阳百官别管心里怎么想长安那边的人,但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不赞同董卓攻打长安。
长安本就是大汉京兆,那边要洛阳的去长安奉秦王为主,也并无差错,只是大汉的太庙目前在洛阳不在长安而已,其他祭祀事宜都能随时上手准备。
董卓现在硬是要给长安定谋逆之罪,还要率兵攻打长安吗,这成什么了,大汉自己高层内乱起来了?
而董卓在发现自己来了洛阳,什么也没干成,也就是手下军队劫掠了洛阳财富,搬空了北宫的金银珠宝,融了那些铜制品做劣质钱币捞了点钱财罢了。
别的,他想要的政治地位,跻身东汉世家上头这些,一个也没办成。
本就最近敏感不愉的他,今天再被这些官员齐齐反对,更是压不住怒火。
“即日起,发兵长安,为皇帝清剿不臣之人。凡不从者——”
董卓扫视在场众人,眉毛一竖,健壮的双臂快速拔剑出鞘,迅速一剑砍在桌上,将案桌砍成两半。
“视同韦杜同党,夷三族!”
他这个摸爬滚打上来的西凉壮汉,真的发起怒来,让刚刚都反对他的人都没了声音。
现在的董卓太吓人了,谁也不想直面挑战他,被他当场斩杀。
安静的行宫里,只有董卓的部将们激情响应。
他们跟着董卓,以前在凉州的时候,董卓升官得了赏赐,都会把赏赐全都给他们,让他们分了。
后来去了并州,董卓掌管一州之地,对他们也是不吝啬钱财。
现在跟着来到洛阳,他们在洛阳城内外,甚至皇宫劫掠,自己和底下人都肥了不少。
跟着董卓能得到好处,是大家的共识。
富裕的洛阳让他们欣喜,若是能攻下长安,那又能搜刮到多少好东西?
看见这些人熄了火没声音了,董卓总算好受一些。
又跟洛阳朝堂的人要了钱粮物资,董卓这才肯放他们走。
等人走了,他一个眼神,李儒立刻安排人在他们后面跟上,去探听清楚,这些人离开显阳苑后,都是谁和谁串联。
在行宫不曾说话的袁绍,一回到家中,立刻就关起门商量起来。
袁隗脸色严肃,袁绍把今日在显阳苑中的事情一说,袁家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司空?袁逢长子,九卿之一,掌管皇室车马的太仆袁基皱着眉,直言董卓边伍出身,短视之人,难当大用。
袁术也看不上董卓,“真要让他去打长安?”
董卓这些天,和洛阳的有名的世族都做了利益交换,作为曾经提携过他低谷期时候的袁隗,家族子弟更是都被许以了不低的官位。
但是这点东西,在袁家人看来,没了董卓,他们四世三公的袁家,一样可以拿得到。一个董卓,想用他们本来就很轻易获得的官位来拉拢他们,实在令人发笑。
袁术就是看不上董卓的袁家人。
也就是现在董卓的示好,让素来骄傲惯了的他们,还搞不清楚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