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肯定是洛阳内部有人想挑唆,引得大汉内乱!
一想到从灵帝驾崩以后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还有与何进、董卓来往过密的人,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把目光放到了袁家身上。
说吧,是不是你,除了你们,应该也没人能这么大手笔用得起黄纸,来写这种内容了,你们袁家究竟要搞什么!
袁家也很懵,因为这事确实不是他们干的。
他们确实是有打算回家招兵买马,拖延董卓往西攻长安的时间,准备找个机会让袁绍在老家起兵,借机自己也来把兵握在手里。
但袁绍才走了两天,洛阳城就到处都传遍黄纸和讨逆诏书,也没想那么快和董卓撕破脸的袁家真的很无辜。
但既然事已至此,只能赶紧再给袁绍传信,说了此事,让他速速召集人手来洛阳解决董卓。
另一部分相信这檄文是从长安传出来的人,感受更是复杂。
秦王才多大,想想刘辩的待遇,这诏令必不可能是秦王的意思,如果是真的,只可能是长安那些人的意思。
他们想干什么,引得天下联军共诛董卓,整个天下就不用管了吗?
这是要让大汉彻底乱起来,其人比董卓更该诛!
还在筹措兵马的董卓也看到了檄文,还是留心长安异动的李儒发现之后,及时禀报给他的。
看见这黄纸的诏令,董卓的周身的气息更是不平。半晌,他把纸按在桌上,阴着脸看向李儒。
李儒及时说到:“长安往洛阳的潼关有李蒙守着,虽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但洛阳守兵没有抓到散纸的人,无论是走别的路,还是并非长安人所为,这洛阳城里,定藏着窥视董公的奸险之臣!”
董卓冷静下来,眼睛看着黄纸上的字,越看越怒。
“洛阳韦氏、杜氏,挟秦王而不臣,我等忠汉之臣,定不能叫他欺辱汉君。李儒,你带兵在洛阳挨家挨户搜,凡是家中藏有这个的,视同乱党,尽数诛灭。”
李儒听董卓的话去了,且不提他在洛阳搅弄的腥风血雨,回来之后他第一个向董卓汇报的,就是中军校尉袁绍已经不在洛阳了。
袁绍的中军校尉还是刘宏封的,同时期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西园八校尉,其他人,如曹操,还有何进、张让的人,都还在,偏就袁绍不在。
尤其是当李儒问起的时候,袁隗说袁绍挂冠回老家去了。
“董公,这袁绍分明是回乡招兵买马了!”
董卓这时候依旧冷静,还亲自找了袁隗去过问,袁隗说袁绍脑子糊涂,求董卓不要和袁绍计较,董卓居然还忍了这事。
直到让他让李傕、郭汜发兵长安后的第二天,紧盯袁家的李儒告诉他,袁术带着几个袁家子弟也跑了,这终于让董卓难以忍受。
他也不再犹豫直接高举屠刀,把这些心口不一,诓骗戏耍他的洛阳公卿在洛阳的三族尽数屠戮,哪怕蔡邕如何苦劝也无济于事。
在董卓发兵长安之前,他已经全城收缴讨逆诏书焚毁,胆敢私藏者,皆命丧西凉军刀下。
所有士族宅邸都被西凉军直接监视,已经禁绝任何宴饮和私人聚会了。
而现在,董卓居然还屠刀对准了袁家,不止杀了袁隗、袁基,整个在洛阳的袁家都首级悬于朱雀阙。
不止如此,和袁家有姻亲的家族,哪怕是弘农杨氏,和颍川荀氏,旁支嫡支,有关系者,皆被株连。
在袁术逃离之后,洛阳城的监管越发严密,哪怕大量士族已经想要出逃,却也逃不出去,更不敢有异动,生怕被董卓盯上。
董卓到这里,也还是有理智的,只诛了袁家,没动其他人,然后给西边传信,让手下人速速攻下长安,他要诛灭韦、杜,把秦王抢来洛阳。
卢植整日待在家中被严格看守,曾经掌过兵的皇甫嵩还有太尉黄宛亦是什么都做不了。
反倒是王允,和董卓现阶段关系还算可以。
他经常出入董卓目前驻扎的西园,与那位原本在丁原帐下的主簿时不时交谈一番。
诛灭袁家获得的大量财富,让目前帐下有些不稳的董卓又快速稳定了军心,俨然成为洛阳的一道阴影。
只是郭汜、李傕传来消息,李蒙已被盖勋剿灭,现在盖勋占据潼关,让他们无法寸进。
入了洛阳就诸事不顺的董卓写信命他们迅速攻下长安,攻下了,长安想怎么劫掠,能劫掠多少财物,都是他们的奖励。
李傕看了信,抱怨道:“催我们有什么用,长安还需要我们打下来才能捞点,那牛辅,可是直接带兵去了袁家,不知道捞了多少好东西。”
郭汜没说话,但也没制止他。
李傕又抱怨道:“我们难道不想攻下长安吗?那盖勋守着要道,我们根本过不去,他手下还都是精兵,我们的西凉骑兵一下马作用全无……”
郭汜在他没完没了之前打断他:“时间不能太久,底下的将士们要有意见了。只是写信要粮要钱……”
虽然董卓作为武将出身,了解他们能力的上司,不会怀疑他们,也深知粮草的重要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