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开了个口,却又自己换了个话题,道:“我曾和杨公说过,来长安之前,我都是自己在北宫看书的。”
蔡邕不知道他这什么意思,附和道:“陛下五岁便能熟读《论语》《孟子》,聪慧非比寻常。”
小白继续道:“不过近日见到蔡女史,才知道我读的书太少了,不论是数量还是内容,都还不够看。”
“陛下谦虚……”话说到一半,蔡邕抬起头来,话音变重,“蔡女史?”
皇帝面对蔡邕的惊吓,眼神很淡定。
“未央宫之前人手不足,一切从简。
现在宫廷里的宫女多了起来,只靠黄门宦官管理,怕是会让前朝诸公阴影又上来了。
今日和蔡女郎一见,朕才知蔡公家庭教育做得有多好。蔡女郎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朕的未央宫里,正缺一名管理典籍的女史。”
女官制度在东汉已经正式成型,女官职责广泛,包括管理低级宫女、训练新入宫的宫女、照顾公主和皇子等?,还有女尚书等高级官职,可以参与国家政务。
女官选拔过程包括层层筛选,最终由皇帝或皇后亲自选定。行政管理上,女官们也有一定的考核制度,其表现和功业会被记录并作为日后考评的依据,
虽然地位和权力和人数有限,但是架不住人家离皇权中心近啊,从前是可以分宦官权力的,只是随着邓太后势力垮台,女官也跟着迅速崩塌,后来皇权没落,有限的权力都被宦官拿走了,此消彼长,女官存在感也大大衰弱。
宦官用不用都行,但是由于之前的宦官和外戚给洛阳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小白自己都没提拔宦官,外戚更是都放在外面,很体贴地照顾老员工们心理健康。
小白心里感叹,他真是老刘家皇帝里数一数二的好性格啊!
但是蔡邕头上这下是真的冒冷汗了。
他的女儿的确博学多才,喜好诗书音律,没事就喜欢自己待着搞创作,平时蔡邕也少于她讲朝廷大事,都是和她聊些文学上的事情。
让蔡琰做女官的事,他是真的没想过,也不知道皇帝这是不是在敲打他,还是在拉拢他。
但是蔡琰却脸上露出笑容,说:“父亲,女儿愿为陛下女史,为陛下掌宫中典籍文书,为宫人慧者授课,使礼乐不坠于掖庭。”
今天午后,正自己在家弹琴的蔡琰听人说有人拜访,就请人进来,未曾想客人是个都还没长高的小少年。
本来人就普遍看脸,这位贸然拜访的客人还是因为听见她的琴声进来的,两人一起聊音乐,蔡琰也拿了把琴出来,大家一边拨弄,一边聊音律。
聊着聊着,就从音律聊到诗书,少年没自己读书多,但是他也不恼怒,不知道不会的都会向蔡琰礼貌求教,蔡琰说了之后,他也会礼貌致谢,然后冷不丁问到,蔡琰想不想去未央宫做女官。
他说,以前从洛阳离家之后就没看过书了,倒是书房有不少书,有从洛阳带来的,也有长安人赠送的,都没看过,不知道都有多少,想请蔡琰去做未央宫的女史,一为整理书籍,二为新来未央宫的未曾受过教育女孩子们进行基础教育培训。
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身份,但话都说到这里了,表不表明也没什么区别了。
蔡琰听他的琴音,能知道他是心思清正之君,来此也是真的为自己而来,于是她问皇帝,为什么想要让未央宫的宫女们都接受教育。
皇帝的理由,是未央宫乃大汉的象征,从前帮着皇帝处理公务的是宦官,但是现在宦官风评大家也都知道,所以他还需要身边多一些识字懂礼的宫女来干活。
说完这个,皇帝跟她又聊了一番创作。
“我想邀请你来书写创作关于我大汉女子的书。不是礼仪规范,不是道德教化,也不是班昭那种教育女子的书,只是纯粹由你所写,关于我们大汉女子的书。
什么都好,你们士族女子和宫廷女子的生活,学习,穿衣打扮,不含教化,只是记录……”
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有限的时代,蔡琰的出身可以让她享受到教育,但家传学习中,她的创作仍然还在传统士大夫的教育体系之内。
皇帝的创作邀请,是给她一个从未有过的创作方向,她的心忽然就动了一下。
“想要让后人不止能看到朝廷诸公,也看到你们,就必须有人书写记录。委托给女郎的原因,是因为你有才,只有写的足够好,才能让文章成书流传下去, 不会遗失。”
如果没有小白在,刘宏的赋文写的再精彩漂亮,汉朝完了,他的华美文章也流传不到后世。
搞创作的文人多了,除了有权有势的,后代也努力的,不是真正的天才文章,根本传扬不下去。
在蔡邕回来之前,考虑良久的蔡琰最终答应了皇帝邀请,无论是入宫廷做女官,还是教导宫女,以及为皇帝写定制文。
压根也没有赞同和反对权力的蔡邕还能怎么样,只能平淡地同意,然后哀怨的眼神低头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