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说过有特长的都可以来考,所以只要数学满分的,小白直接都选。
经义没有满分一说,但是能让卢植他们仨都满意的,也可以算是靠精通经义入选。
剩下的汉律和农政比较难选,倒也有特别突出优秀的。
长安本地人和他相处久了,多少知道他的一些要求,所以通过的人里头,眼熟的姓氏也有十来个。
“陛下,太学学生千里奔赴而来,朝廷需得善待。”
荀彧委婉提醒皇帝,要不还是凑个整,稍微多录取一点吧。
小白听明白了,但是拒绝。
“朕愿意自己花钱养太学,让这些学生心无旁骛先读书,日后报效大汉。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的。”
“入学者,名单明日公示。考试前三名卷面朕也会张贴在外。卷子还有得多,太学对外开个书店,学前书和没考完的卷子都会放在里面售卖。”
至于收益,他拿七,三成就算是他给太学的补贴了。
皇帝心意已决,于是杜畿说道:“陛下决心已定,那臣就传信给豫州牧,让他严加防范。”
防范什么,防范外面人串联起来闹事。
小白给了他的杜卿一个满意的眼神,说道:“入了秋,袁绍估计要举兵南下,再联军一次,逼朕改了太学入学规制,顺便再过一把做盟主的瘾。
文和那边会叮嘱奉先去讨贼,幽州那边不会支持袁绍,算算时间,直接给徐州、东郡发讨贼诏令。”
小白又拿出一份卷子,递给两人阅览:“这个,朕打算排列第一。”
荀彧挺想问皇帝你怎么这么清楚的,但作为一个合格的臣子,他会适当咽下自己的疑问。
皇帝又拿出一份卷子,问他:“文若,朕记得这个荀攸这是你堂侄,年纪看着比你还大,怎么也来考太学了?”
荀彧答道:“公达他想入太学看看,未来的大汉官吏都是何等的培养方式。”
以及自己现在到了皇帝身边,荀家暂时朝堂不缺人,他就干脆去太学沉心读两年书。
小白就当自己知道了,指着他的卷子,说道:“他,第二名。”
八月二十五日太学考试,结束之后,整个八月二十六日,长安上下都在议论考试内容。
八月二十七日,录取名单张贴出来,所有入学人的考试分都挂在名字后面,前三名的卷子还都张贴出来。
从小也被老爹鸡娃教育长大的曹昂,看着上面自己的排在最高的名字,再看看自己单独一块木牌张贴的卷子,本来也没对考太学太上心的人,这会不可避免地也会高兴起来。
毕竟是和这一千多的大汉士人一起同台竞技,曹昂虽然觉得自己应该能考上,但也没想到直接就考上了第一啊!
经义,他学的一般,毕竟家里只是地方豪强,靠着灵帝卖官鬻爵买的官位,这才跻身大汉官场。
农政,律法,都是跟在父亲曹操身边,看他处理东郡内务,跟着了解到了不少。
至于算学,以前学的一般,但是来洛阳之后,他也蹭了卢植的讲学课,精进不少,没事也会自己给自己出题玩。
这哪想得到,他这称不上有天分,只是也不差的数学水平,居然考试还过了。
对着考试结果满意的人,只有上榜的人,剩下的人,大部分都不满意。
“那阳山李默,我认识,经义不通,律法不熟,他凭什么能考上!”
“不可能,我确定我所有的题都答得很好,我为什么没考上!”
“考试不以经义为先,反而与术并重,有背圣贤之道!”
有曹昂在内前三名的卷子放上,大家能看见考试标准答案,不至于质疑他们仨的成绩,但是他们会质疑三人之外被录取的考生,以及整个考试分数制定规则。
太学学子不满之人很多,闹起来的也很多,但是小白对此早有预案。
于是这段时间已经和这些学生混的很熟的杨修出来,忍着厌蠢的不耐,好声好气安抚这些人。
他的身份在这,几个月来又都在长安活动,他出面,这些考生还是很愿意听一听的。
杨修不管别人,只管那些质疑自己为什么没考上的,怀疑考试结果不公的,把这些人清点出来,在外当面求太学士兵通报一声,跑了三回,等里面人同意了,他再带着人进去看他们自己的卷子。
当看见自己卷面错误的那一刻,叫的越大的人,这会也就越理亏。
太傅和未来太学祭酒的杨彪一捋胡须,威严的脸看着这些学子。
“陛下亲自出的考题,考试前,连我们都不曾知晓内容是什么,不存在有人提前得知考题一事。
今次尔等不满,为让你们心服,老夫愿意开卷让你们自己探究清楚,以免非议。
再有下次,闹事者不必来考!”
混迹大汉官场的杨彪拿捏这些考生实在容易,眼神动作加上话语内容,轻松就让这些学生不再闹腾。
至于外面那些质疑考试制度的,杨彪直接不管,反正杨修应该都记了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