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回头我给皇甫将军画个图,文若,有什么要发去凉州的奏报,把朕的东西顺道捎给皇甫将军。”
荀彧闻言立刻道:“陛下勿走,杜尚书正有要事要与陛下相商!”
他对皇帝的明君滤镜还在,但也已经察觉到了皇帝内里的超级躲懒成分,因此把人喊住以后,立刻放下自己手里的文书,直接站起来三两步快走出屋子,对着皇帝恭恭敬敬弯腰抬手,请人一起去杜畿那里。
小白没办法,就这么被荀彧强制邀请去了杜畿的办公房,荀彧看人进去了,把门一关。
“陛下,您先和杜尚书说说话,臣这就去找奉孝过来。”
被荀彧硬控的小白无奈坐在杜畿给他搬来的胡凳上,问:“伯侯,之前你和文若不还都以字相称吗,怎么现在他叫你杜尚书了?”
杜畿又给天子倒碗水来,道:“陛下之前不是说什么‘工作的时候称职务’,荀令丞深以为然。”
小白:“那他怎么不叫郭嘉的职称?”
杜畿发动了关西人歧视大法:“他们颍川人嘛,素来爱抱团,他们又熟一些,陛下您知道的。”
小白看看杜畿,笑道:“你可是朕的尚书令,当之无愧的大汉百官之首,可不能被下属单方面排挤了。”
杜畿:“那倒没有。这尚书台还是臣的地盘,九卿和文和也都是和臣汇报工作。”
陛下您放心,尚书台轮不到荀彧排挤我,就算我走了,您也还有贾诩做替补,轮不到他们关东人上位。
荀彧带着郭嘉和贾诩过来后,几个人又开始开小会。
戏志才不在这,因为他是大司农,在大司农的办公府衙,要先把大汉的钱粮税收都了解一遍,还要培养自己的大司农人员班底,为以后全大汉改田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荀彧直接点名会议主题:“适才陛下要给皇甫将军递信,恰巧,臣等今早也在商议西凉事宜。这凉州韩、马乱贼,陛下要诛灭还是要招降?”
这确实是只有皇帝才能决定的大事。
凉州有皇甫嵩和徐荣分别定期写报告,两个人虽然干的活不一样,但现在凉州,都出奇的爱上了屯田。
根据皇甫嵩所说,他很久没有看见凉州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所以最近投身屯粮大计,请陛下放心,定期休耕和还交换作物种植他也有好好地干。
小白想了想,道:“皇甫老将军最近爱屯田,就让他先恢复凉州民生,把百姓安稳下来,先不要乱动兵戈。
凉州不着急平定,先让皇甫将军给韩遂和马腾写信招降,三次不从,则再动兵戈。若僵持期间有乱贼抢粮,让徐荣尽数诛之。细节上的,你们自行商议。”
皇帝这么说,其他人也有数了,只要达成最终结果,中间随便他们怎么操作。
小白起身就要走,杜畿又把他喊住:“陛下且慢。”
小白于是又坐下,“杜卿,你说。”
那就都开始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凉州陛下不着急平定,那剩下的地方呢? ”
杜畿说着,摸出一张舆图来,不摊在桌上,而是去找一个移动木板挂起来,在拿了一根直直的细长木棍递给皇帝。
小白掂了掂小木棍,拿着它点在幽州的地盘点了点,“这里就交给皇叔吧。皇叔之前给朕举荐公孙瓒,回头可以把他升一升,调去并州。”
木棍又往下,在江东和益州的地盘各画了一个圈。
“益州更要紧些。郭卿,你的《考绩三策》,可以先从江东和益州开始。先从精简这两地官吏考核开始,也可以让此二地的小官小吏由选拔而出。
这些事情急不得,五年之内,朕要在益州建设一个益州农学基地,让益州,重新成为我大汉粮仓。”
来长安时间还是不够久的郭嘉看看在那里应和皇帝的荀彧、贾诩、杜畿他们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认知有什么问题。
收拢益州急不得,所以皇帝大方地给了五年时间。
五年的时间,很长吗?
这五年不会是从现在开始算的吧!
会开完了,小白抓紧时间就溜,剩下这几个人慢慢细化细节。
不过贾诩一般皇帝不在他都不怎么说话,只有皇帝在时,他才会开个口,轻飘飘地说一些阴损招。
郭嘉列着益州那边士族构成,心想,总不能河内关东的士族死了大片,益州和江东还能好好活着吧。
果然,还是先从提拔这两地的寒门人才做起,他这就来列考核细节。
在洛阳和长安的道上,一队卫兵护送着几辆马车正在缓慢前行。
天黑之前,大家在一处村庄先落脚。
从马车里下来的孙权忍着身体的疲惫,给众人介绍到:“我们停在这村子是稠桑驿,在过个两日,就到长安了。我也在此处停过两次,和村人都有些熟悉……”
孙权说着,村里小孩结伴出来,看见他,立刻跑回去,大声喊到:“村长,又来新客人了!”
他妹妹孙仁献笑出声来:“你不是和这村人都很熟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