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蔡府寿宴,让长安权贵和未来权贵们都见识到了皇帝信重的宠臣是个什么待遇,蔡邕本人和他女儿,在皇帝这里就是圣眷正浓。
除此之外,就是满门宾客的诗文和皇帝赐予蔡府的那些奇珍异宝。
那些漂亮的琉璃、瓷器,还有那座为蔡邕本人定制的“蔡公千秋钟”,都是长安热议话题,整个长安都在热议这些珍宝。
和蔡邕有交情的,时不时就会给蔡府递个拜帖,亲自上门和蔡邕谈诗赋谈人生,然后用那些漂亮的琉璃杯盏喝喝茶,再等着千秋钟报时几轮后,依依不舍地离去。
蔡琰本人出宫频率也高了不少,时不时就在家里办个品茶宴、插花会什么的,好生展示产品。
又是半月,荀攸找好了白手套,不对,是代理人。
代理人下了血本,拿到了秦王宫的进货渠道,还有长安市集一间豪华商铺的租赁权,进到了目前市面上谁都没有稀罕货,“琉光瓷韵”正式在长安开张。
新店在长安开张很快就引起了轰动,无他,这里居然售卖市面上压根没有的瓷器和琉璃!
这里的货物按等级区分,普通款式的产品已经是贵的令普通人咂舌,还能满足挑剔审美的高档货更是不必说,并且除了花瓶碗碟这些成对成套的东西,还有屏风这类的大件货,以及更稀有的琉璃首饰,可谓是什么客户人群都不想放过。
代理人姓张,是长安本地的落魄士族,能在荀攸手上拿到代理权,也是以前人际关系搞得好,被长安本地人一层层往上推荐的。
秦王宫只管把二级以下的产品都丢给他,一级和顶级都是贡品,要留给皇帝赏赐用。
代理人怎么卖货,他们不管,荀攸的额外要求,就是以后他需要在开个有瑕疵品的铺子,把秦王宫出产的瑕疵品也一点不能浪费地低价售卖出去,还得是那种平民百姓买不起,但是官吏可以掏出钱的那种。
毕竟他们这是长安货币回收计划,得把大量市面上多余的钱给找途径收回来,又不能让普通百姓有什么损失,卖点权贵们会喜欢的好东西就是最佳选择。
事实证明,长安有钱人还是多,从外地跑来长安的士族,家底也还是厚,经得起这么折腾。
至于地方货币的回收计划,就得换个法子了。
一来这些奢侈品只有秦王宫能产出,产量有限,供给全国很难;二来全国都有了,这也卖不上价,地方市场的销售,还是再找代理人吧。
尚书台也已经定好了针对地方货币超发的政策,除了盐铁专营,地方大宗商品交易提高税收,还要调配目前已有的粮食、布匹这些物资,在有物价抬升的地方平价售卖。
正好,现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正在地方开始实行,地方造纸厂和印刷厂可以开起来了,不会特别高价的书籍也是一种很好的货币平衡方式,还能顺便给地方人才一个自学渠道,一举两得。
长安的热闹暂时与皇帝无关,因为他在上林苑,和学生们一起看今年果树丰收。
虽然小白很缺人才,但要加入他的农业团队,除了从前在百姓之中选出来的人,太学生,非极其有天分和爱好农业的人,他一个都不会选。
这毕竟是好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一定看得见成果的事业,而且对大汉影响格外深重,容不得一点闪失。
他作为皇帝时间有限,不能做到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农业研究上。
他做任何农业试验,成功率都远超常人,但进步都是一点点攀上去,无法做到一步迈进。
况且大汉的农业不可能只靠他一人来担着,他必须培养接班人才。
中兴七年的秋天,是个足以称得上大丰收的一年。
天下如何,暂且还不清楚,但是两京一带,他掌控度最高的土地上,粮食丰收到满仓,试验田的新种子也压弯了杆子,上林苑的果园里,石榴、柿子、葡萄这些水果也是同样收获满满。
看着辛苦一年的辛劳有了成果,上林苑的学生们感动到哭泣的都有不少。
然而小白冷酷无情地打破了他们的感动。
“自己去拿笔记,所有结出的果实,今年和去年有什么不同,收获之后的果实吃不完如何加工处理,下午之前,所有人的报告都交给孔明。”
学生们哭泣的声音更大了。
孙仁献看看这些学生,再看看她的皇帝表哥,想跑了。
但是小白喊住她。
“表妹。”
不过两个字,却让十来岁的小姑娘孙仁献头皮发麻。
“朕记得表妹说过,要为上林苑生态环境尽绵薄之力。”
孙仁献谨慎点头。
小白欣慰一笑:“上林苑的熊和狼有人清理,表妹先不要想这些了,想想怎么清理烦人的动物。”
粮食地里,会啄食粮食的鸟类和鼠类,农人们都有充分的应对经验,也会让家里没事干的孩子去看着。
但是上林苑的果园里,一些难缠的鸟类、啮齿类和害虫,太学生们每天也在和它们斗智斗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