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们:所以五经果然是陛下您认为最没用的东西是吗,数学农学这些,您甚至不打算让外族人有资格学。
荀攸算是知道秦王宫里,为什么陛下一直要让工匠们互相交流,并且鼓励百姓去学手艺了。
这以后大汉需要的各种产品,海了去了。
他说道:“西域一定,商道重开,我大汉货物去西域,去何物,谁能去,也需要挑选一番。”
这事儿朝廷倒也能自己办,但是朝廷办,难免会有些腐败,回头过几年养大了不好收拾,不如外包出去,找点代理人,回头有事换起来也方便。
小白:“此事给荀卿你,朕放心的很。”
“陛下信重,臣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荀攸不介意给自己揽事,反正手头上事再多,也总比下黑隧道挖矿要好处理。
另一个荀卿轻抿嘴唇,道:“进出货物和商税如何收定,西域重镇和王国是否要另定律法,也都需要好生商定。”
小白看向他这个荀卿,跟着夸一句:“有文若你在,朕相信这些都不是问题。”
诸葛亮在为皇帝考虑一些更实际的事。
“长安、敦煌、西域的官道,沿途的驿站烽燧,都要修建,凉州百姓可还有余力?”
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大问题,不过也不是那么难办。
小白:“北匈奴和凉州叛乱的羌人,搞一个工分制度,不论修路还是为兵,为我大汉拿下西域有功者,可为汉民,凉州百姓该有的待遇,教育、田地、以及太学科考名额,一视同仁。”
想想马超的出身,他又说到:“马超成亲了没?有孩子了吗?有的话现在就从太学调两个人去凉州,给他孩子做老师,一对一培养考太学。”
一般人的孩子小白是不会操心这事的,但马超身份特殊,还是混血,给他开这半个后门也是朝廷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
不就是从小培养一个有羌人血脉的孩子吗,跟凉州安定比起来,一个太学名额又不是那么重要,更何况还是需要马超未来儿子自己考呢。
杜畿回想一番情报,不得不一脸可惜地告诉皇帝,马超不止没有儿子,甚至未婚。但是好消息是,可以给他牵个红绳。
小白:“朕不干赐婚的事,你们有想法,自己就去做吧。”
虽然他是皇帝,全大汉的因果都在他身上了,但是这种姻缘的因果,就别往他身上再加了。
几人听见他不反对,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这场关于西域经略的会议又开了半个时辰终止了,下值的时候,大家人手一个果篮拎走出宫。
皇帝御赐果篮在全新的大汉高层们手里走了一圈,这无伤大雅的小事很快就传遍了长安上下。
从前无人在意的小福利,今年忽然被所有人都看见了,究其原因,可能也是为了帮助上林苑销货吧,因为太学三巨头也收到了。
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在想皇帝送果篮到底是只是一时兴起,还是其中有什么深意,亦或者是皇帝对天下粮仓的愿景。
说着说着,大家不自觉把目光看向诸葛瑾,这个自己还在太学念书,但是弟弟已经在皇帝身边成为杨修同档次亲信的幸运儿。
本想正常优秀毕业,但因为弟弟,成为太学风云人物的诸葛瑾只淡定附和同僚们的话,别的什么都不多说。
事实上,他也是真的都不知道。
他弟自从成为黄门侍郎,在未央宫都有宿舍了,回家住次数直线下降。
就算回家了,也会很直接的说他作为陛下亲信,要有保密意识,任何陛下相关的事,半个字都不会在家里透露。
可能整个太学,目前只有农学生清楚果篮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很快,太学其他人就都会知道的,因为农学们秒懂了陛下的宣传,他们的果篮已经包装好了,回头就拿来太学卖。
作为学子,趁着规矩还没定,自己也还有特权,这会儿水果销出去了可是不用上税的!
三公也在各自聊着自己的果篮。
蔡邕有些担心道:“真的要让学生们在太学做买卖吗?”
商人子弟不让进,但是学生自己在太学卖东西,这不太好吧。
卢植:“无妨,再给没事干的法学生们找点事,让他们盯着农学生们的生意,记账收税。”
有其他博士老师好奇问道:“我们太学,只有卢公、杨公、蔡公收到果篮,里面可都有些什么呀?”
杨彪唇角微微勾起:“今年都是时令水果,葡萄石榴什么的,就是东西比去年多了些。”
博士上道的很,立刻道:“原来杨公早就是能收到陛下果篮的人,不愧是杨公!”
真是深的皇帝信重啊。
杨彪谦虚道:“未曾想过,这些果篮都是陛下亲手做,果子也都是陛下所种,还以为大家都有呢。”
真实情况是杨彪压根以前也没收到过,他能在秋天吃到果篮,那都是因为他有个好儿子。
杨修整天跟着皇帝不离身,所以皇帝有什么好东西,杨修都是第一拿到的,以前秋天也都会拿一篮子果子回家,往家里一放,也不说东西有多珍贵,只说陛下赏赐给他们的,父子俩和族兄弟一起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