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有谋,能打能辩,外语精通,礼仪绝赞,能外交控场。
孙权听了都沉默了,皇帝要的人才,确实很不一般,反正他哥孙策不是。
他对在场所有人都熟悉,他觉得天子要的这种顶级人才,天子旁边那个就很合适,奈何天子不会舍得把诸葛亮丢到西域去。
“朕这些天一直在想,偌大的长安,贤士云集,竟无一人是朕要找的人才。直到今日看见表兄和公瑾,朕就知道大汉收复西域,实乃命中注定。”
周瑜有点感动,但只是有一点。
叫孙策表兄,叫我公瑾,陛下,你这亲近,能不能再走心一点。
“此事不急,表兄和周都尉有意,让孔明带你们去尚书台。”
说罢,皇帝转身,面对池水,诸葛亮起身,送三个外戚出未央宫。
宫道上,诸葛亮徐徐说道:“尚书台就在未央宫东北侧,我会去那里和诸公告知,宫门守卫,二位也不必担心。”
“陛下不是强迫人,若是无意去西域,再入宫和陛下商讨一番就是了,陛下心中都是把几位当做自家人的……”
周瑜只想冷笑。
除了姓刘的,皇帝当做自家人的只有姓孙的和姓吴的,关他周瑜什么事。
诸葛亮看出来了周瑜温和面容下的不愉,送至宫门前,他主动邀请周瑜借一步说话。
作为皇帝身边目前最受宠的近臣,他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皇帝,周瑜得去听一听,皇帝是有什么吩咐。
结果背对着孙家兄弟,诸葛亮立刻换了一副苦恼的表情,说道:“虽然事情可能有些难以想象,不过周郎君,陛下并不知道周郎君的母亲是他姨母。”
周瑜一愣。
和刚刚在沧池边上听到朝廷秘闻不一样,他这会儿是真的愣住。
士族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大家从小除了念书习武,就是牢记各家亲戚。结果现在诸葛亮跑过来跟他说,皇帝压根不知道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
诸葛亮神色凝重地点头,“吴美人在陛下三岁前就去了,陛下总角之年就来长安就藩,不是联军讨董,陛下连自己舅舅都未曾见过……”
话说到这里就够了。
皇帝知道吴景和孙坚,那也是人家争气,第一时间就来洛阳打支援了,所以后面人家有肉吃,那是应得的。
至于为什么你们周家无人在意,或许你可以问问为什么孙坚和吴景从没跟皇帝提过周家。
他体贴道:“孙郎君和吴郎君虽时常伴驾,不过陛下一般都是在关心他们功课。”
所以他们也不清楚,皇帝居然搞不明白自己有几个亲戚。
至于为什么没一个人提到周家,提起你周瑜,那是你们外戚们的事。当然,你们周家先想办法跑到外戚这个圈子来。
诸葛亮很善良道:“此事有些难以启齿,我会与陛下私下言说;周郎君,还请下次见到陛下,当做亮什么都没说过。”
说完,好心人诸葛亮抬手一揖,送周瑜出宫。
“多谢诸葛侍郎。”
周瑜纵使觉得这事太离谱,也还是同样回以一揖,礼貌告辞,跟着孙家兄弟出宫。
只是回去路上,几人氛围有些凝滞。
和周瑜一向关系要好的孙策也没想到,天子如此看重孙家,不在意周家。
当然,他们孙家也确实对天子助益颇多,他孙策也是战功不小,外戚和朝廷重臣资源有限,皇帝选择把资源倾向孙家,他们做臣子的当然只能接受。
而诸葛亮送走三人,转身直往皇帝奔去,见左右无人,便轻声说道:“陛下,那位周瑜,和您一个舅舅。”
正在俯身观察水中生态的小白身体僵住。
啊?
吴景姐妹那么多的吗?
他怎么儿子一般,但外甥质量一个个这么好?
“陛下放心。”
作为一个体贴的黄门侍郎,诸葛亮自然是要跟皇帝表达,事情他已经私下里解决好了。
“我私下和周瑜说了,您只是不知道周家的存在罢了。”
小白身体放松下来:“你怎么说的?”
诸葛亮笑了笑:“陛下年幼时,未曾有母族亲人探望过。陛下都登基了,为什么孙家人和吴家人面圣未曾有人提过周家,此事陛下也该纳闷才是。”
小白于是也笑了起来。
他指着自己身侧的琴,说到:“你今日出宫,把这琴送给周表兄,就说朕认为除他以外,无人能配得上此琴。我还未取名,你看看是你取还是让他取。”
他说道“周表兄”三字,语气加重,表示要让诸葛亮好生把态度带到。
但是此刻诸葛亮看着那琴,眼神心疼,“陛下,臣觉得。臣也可以弹得不输周瑜。”
小白没好气道:“可以了,我造的琴又不止一张,花了时间最久的那把你根本都没舍得拿过来。”
诸葛亮很是正经,“陛下斫琴,皆非凡音,拿哪张琴,都是周郎君的福气。”
看他这样上道,小白就也松了松指头缝,漏点宝贝。
“行了,别夸了,你回头再自己去挑一把琴,朕送你了,带上蔡琰,最近她也辛苦了,为了未央宫中事,久不曾抚琴,朕也赠她一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