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诸葛亮去送走新认的表兄,小白继续在室内坐着。
不多时,杜畿、荀彧就进了室内。
小白说道:“刚才进来的年轻人是朕的表兄周瑜,朕想让他和表兄孙策,一文一武,去西域负责西域都护府重建事宜。”
杜畿没什么意见:“陛下看重的人,定然不会有差错。”
荀彧道:“陛下准备让他们何时出发?”
小白:“明年春天吧,大冬天让人北上,朕也怕我大汉良才人没了。”
荀彧:“那北上之前,还有几个月时间,可以让他们来尚书台看看公文,对西域多些了解。”
“这个按照规矩来办即可。过了年就中兴八年了,朕也有些想德祖他们了,益州那边,情况如何?”
杨修这一去两年,小白想想杨彪膝下无儿独居长安,老人家也是很快乐了。
荀彧回答道:“益州那里,叛军基本已被吕将军平定,明年的太学考,益州那边想来会有不少学生来长安。奉孝他们没那么快回来,还需坐镇益州。”
也别只想着杨修了,想想郭嘉,我们颍川人才。
杜畿接道:“不过若是陛下想念杨修了,倒是可以让他们先行回京。”
反正杨修在益州也都是配合打辅助的。
他也不是不能干活,但是去干活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贾诩、郭嘉都不爱带他一起干活,已经隐晦地写信,问尚书台什么时候把这人调回来。
小白:“不急,太傅一个人在长安,不用操心儿子,快活得很。为了让太傅过几天安生日子,明年再让杨修回来吧。”
荀彧:“……”
虽然杨彪看着挺嫌弃儿子,但是满太学的人才,也不如他儿子聪明有圣宠,他心里开心的要死好吗,并不觉得杨彪真做空巢老人做上瘾了。
还有,说是不急,要让杨彪过几天安生日子,但其他人在益州可能还要待个两三年,你这不就是让杨修明年回来了吗!
荀彧经常会觉得自己颍川人在长安这关西之地受到排挤。
整体上来说,他们关东人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好像不如关西人受宠,这倒也能理解,毕竟关西韦、杜是从龙之功,又是在长安主场,关东人比不过关西,也能说得过去。
但是诸葛亮这关东人是个例外,家世已经落寞的琅琊士族,一出道就是黄门侍郎,和皇帝最宠的杨修平起平坐,圣宠比之杨修也不差,参与朝中机要大事的程度比杨修还要深,还能处理天子和外戚间的私事。
不过诸葛亮这是特例,天子连外戚的江东势力都不那么宠,也就今天,诸葛亮带来了一个周瑜,第一个进入尚书台的外戚臣子。
就这样,身上实职还未正式确定的孙策和周瑜,获得了在这个冬天进入尚书台的特权,开始频繁出入未央宫,大部分时候都在尚书台泡着看资料,时不时来找天子交流感情,深化外戚地位。
他俩这么搞,让宫外的吴祺骤然压力也大起来了,但是他身上没官职,进宫来找皇帝唠家常大家又没那么熟,唠功课又耽误皇帝时间,只能时不时敦促吴祝,让她努努力,好好表现一番。
奈何吴祝也忙得很,
自从参与蔡府寿宴,吴祝就被蔡琰提拔出来,去给她干活。
蔡琰表面为蔡家女,实则为天子近臣的身份,在长安也需要交际,但她素来爱书爱音律,教学生可以,给天子干文书活也行,天天泡在交际圈她受不了,就提拔出吴祝来作为她的代言人,出去干活。
吴祝身份又是蔡琰弟子,又是天子允许进入未央宫的表姐,在外面大部分人也都会给她面子。
而她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在权贵圈子里带货,微透露一二天子对某些事的态度,把控长安骄奢淫逸的风气……等等。
吴祝不常回长安的吴家,吴祺只能来未央宫找她,找的次数多了,蔡琰会温柔地把人赶走,以吴祺耽误女官们工作为由,言辞优雅但很难听地指责吴祺自己老大不小没事干,耽误妹妹为国尽忠。
蔡琰又是天子近臣,又是蔡邕女儿,从任何角度,吴祺都不敢惹她,被骂地差点哭了,也只能灰溜溜跑回吴家,估计几个月都不敢来未央宫了。
为了防止吴祺耽误事,蔡琰还特意回家给亲爹打了声招呼,让蔡邕没事去找吴祺考考功课,免得吴祺一天天没事干,只知道督促姐妹。
蔡邕:“……”
是错觉吗,总觉得温柔大方的女儿,跟着陛下,都变得刻薄起来了。
但是看着女儿带出来的一瓶子新酿,蔡邕接了任务。
随着周瑜和孙策入宫频繁,孙权就来的比较少了,而小白发现,诸葛亮明显人不一样了。
比如今天。
仔细看了好一会,小白发现诸葛亮在这深秋洗了头,头发束好带冠,穿着一身新衣服进来,料子上都看不见什么褶皱。
小白:“孔明,你这是?”
明白自己的上进被天子看到了的诸葛亮说道:“周郎君时常出入宫闱,重臣皆以为。陛下从前对周家恩宠不显,但是周郎君来了以后才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