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点到为止,但是诸葛亮知道皇帝懂。
因为周瑜个人风姿卓越,在长安最近出了名。
他又不如孙策有各种功劳在身,目前在长安的名声,就是在未央宫弹了首琴,就受到了天子看重,这种上位方式,肯定让人会想多啊。
虽然刘家皇帝名声大家懂得都懂,但由于天子一贯和“荒淫”这两个他爹的标签绝缘,倒也没人往其他方面想,就是觉得周瑜这小子上位,十有八九是天子看他顺眼。
那什么方面看的顺眼呢,肯定是他长得好啊。
因此,在中下层官员之间,开始悄无声息刮起了一股风气,卷形象管理的风,诸葛亮的担忧终于还是成了现实。
小白听了也很默然。
“杨修、你,朕也不是看脸的人吧。”
诸葛亮轻咳两声,道:“杨修,弘农杨氏,太傅之子,文坛新星;我,您公开承认的全科天才;周瑜,不为人知的普通外戚一员。”
加上周瑜确实在长安都帅出了名气,所以别人认为您难得看次脸,这不很正常嘛。
小白目光幽幽看着他,“孔明,别人不知道朕,你还能不知道朕?”
所以你为什么也开始管理形象了?
诸葛亮尴尬道:“被兄长耳提面命,不能在御前无状。”
主要是以前还好,会注意形象,自从跟了天子,连下矿洞挖矿的事都干了,平时搞点别的发明研究,上头熬夜起来,那更是没什么形象可言,让他哥诸葛瑾看不爽好久了。
最近周瑜的流言在长安起来,诸葛瑾抓紧机会,对诸葛亮好一顿说,让他在天子面前好好注意形象,咱琅琊人不能够比江东人差。
小白又问他:“最近都没开朝会,百官私下里都是这么想朕的?”
“那倒没有,”诸葛亮立刻否认,“杜尚令和荀尚令还是不跟风的。”
杜畿那是足够了解皇帝,知道皇帝眼中,一切皮囊那都只是皮囊。
荀彧是因为他本身以前也形象好气质佳,祢衡骂他都不会骂他的脸,然而几年前他还年轻的时候,天子也对他的形象无感,甚至觉得他熏香呛到天子的鼻子了,从此荀彧都不焚香。
荀彧自己的经历,充分证明了天子不是看脸的人,所以这波臣子们的形象管理风波,他完全没有参与。
如果天子真是个看脸,他多少年前就顶掉杜畿,自己成为尚书台一把手,百官第一人了。
小白明白了:“所以其他官员都在跟风是吧。”
诸葛亮笑了笑,确实是这样的。
尤其是当他被哥哥压着开始注意形象了,其他人就更是以为天子最近开始看官员仪容了。
小白表情严肃了起来,“朕感觉朕的名声要被你败坏了。”
诸葛亮不认这个锅:“该问周郎君为何每次进未央宫都不同寻常才是。”
虽然周瑜本人基础形象条件是好,但是他可以自己选择低调点的,所以这波周瑜全责。
无语的小白:“虽然朕不在意史书上的名声,但也不想要这种名声。”
所以,他给诸葛亮下了命令:“这事跟你也有关系,你来负责给朕解决。”
诸葛亮觉得自己很委屈,“陛下,此事源头不在臣啊。”
在周瑜。
不是他没事穿的那么突出,还抱着琴玩风雅,至于让陛下你名声一下变得这么微妙吗。
小白不管,他是皇帝,他说了算,现在周瑜是他未来至少五年的西域项目负责人,不能耽误周瑜做项目准备,所以这事必须诸葛亮去办。
“臣领命。”
诸葛亮虽然不是很情愿,但他是个好臣子,皇帝的要求,只要不是对国家有害,对皇帝个人有害,他都会去做。
于是第二天,诸葛亮就挑着周瑜也来了尚书台,并且六曹官员都在的时候,带上未央宫熬出了冬天养生茶,来关心臣子。
也没有什么,就是借着送茶,找出几个最近加班到都有黑眼圈,以及年纪大到脸上有褶子的官员,代表皇帝好好关心他们。
这些平时有些默默无闻,长相也不出色的臣子,陛下也是很关心的,咱们陛下一贯的不看家世不看样貌,就看能力和绩效。
这还不算,还要对着最近开始敷粉的官员开嘲讽,问他是不是手里活都不够,都有闲心往脸上折腾了,保证所有人都歇了心,安心忙政务。
他这一套下来,来尚书台开会的官员也都知道天子是个什么意思了,当场出去洗脸的都有不少。
反正孙策看得直乐,拉着周瑜在小房间私聊,“长安官员们平时看着也都挺靠谱的,并非酒囊饭袋,怎么也会搞出这样的事。公瑾,还是你有能耐啊!”
周瑜却是另一种想法。
“是陛下能耐大才是。”
哪怕是长安实权官员,一样也会想让皇帝多看两眼,去敷粉修面,而天子一个念头,让诸葛亮走这一遭,就能瞬间让官员们变换态度,足以见天子的能耐。
这就是长安。
大汉天子的长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