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汉西进的路上,贵霜算是拦路虎之一,但还好,比西边的波斯(安息)强些,波斯那是要和大汉争夺西域商路的存在。
随着中兴十年大汉驱逐鲜卑,拿下楼兰,重回西域,大汉与西边一直只有小规模的贸易,直接开始成倍增加。
那些洛阳和长安的精美商品,还有凉州和河套地区的本地产物,都源源不断地汇集起来,往西边运去,西边的货物,也源源不断运来。
西边运过来的,有金银币、亚麻布、战马、貂皮、弓箭、羊毛地毯、珊瑚、珍珠、香料、金银器这些,本来还有玻璃制品的,但是发现大汉有,且质量也很好之后,就不再长途贩运了。
大汉出去的,有西边人最爱的锦、绮、纱、罗等高端织物;漆器、玉器这些工艺品;开始小规模兴起的茶叶贸易;控量了的纸张与书籍;以及汉朝世界领先的冶铁制品,从精美的铜镜到质量优良的武器、农具。
西域这一圈小国,很多是农牧混着来,但是农业水平,太学学的最差的学生,看了都要止不住的摇头。
以前班超他们来西域的时候就看不下去,帮着提升了一下西域的农耕水平,现在水平又进一步的大汉,没法忍受自己的驻军粮食还要向外采买,就往凉州打报告,申请了一批农业人才和铁制农具。
凉州有长安的支援,周瑜要的也不多,可以给点,反正长安会给;至于长安哪来的,别问。
反正周瑜带人治理西域颇有成果,让西域其他小国也都眼馋楼兰突飞猛进农耕化,开始年年来西域长史府递条子。
因为铁农具和铁兵器都是大汉严格控制销量的货物,来买的一律都要来西域长史府申请审批,数量有限,还得排队拿货,一个让周瑜不爽了,他直接把名额抹掉。
周瑜觉得自己已经办事很客气了,走的都是大汉法律程序,只不过西域长史府的法律,都是他带人制定罢了。
江东人周瑜来了西域,身体没有水土不服,并且越发强健,根据大夫们所说,是这里太干了,把人身上湿气都除没了。
不过坏消息是太干了,江东人周瑜是真受不了,每天都得靠长安皇帝亲赐的“润肤膏”活着。
皇帝的信上特意关怀了周瑜一番,让他千万别糟蹋了自己的脸,这“润肤膏”就是为了周瑜特别做的,他一定要多用用,没事去西域和人搞外交,随身带两盒送人。
周瑜当然用了,倒不是为了保养自己的帅脸,只是单纯为了不让脸干燥起皮。
托周瑜代言的福,“润肤膏”更名为“大汉玉颜霜”,别名“周郎霜”,现在也成功挤进大汉对外贸易销售额前三,多种花香和乳香的护肤产品,在大汉、西域还有西亚,都卖的特别火。
至于周瑜本人怎么看他代言的顶奢护肤产品……
反正司马乏去和周瑜开会的时候,就会看到周瑜到点被诸葛瑾提醒洗脸,然后面无表情给自己抹玉颜霜,神色很是冷酷。
旁边诸葛瑾还在碎碎念,说陛下还送来几盒玉兰香和茉莉香没有用,下个月周瑜去和西域国王们见面,记得一天换一盒抹。
高大英俊还在西域有权有势的周瑜,总是最亮眼的那个,西域那边的贵族男女一边怕他,一边可追捧他了,周瑜穿什么,用什么,说什么话,喝什么酒,还有他所使用的大汉礼仪,都被争相模仿。
司马乏没见到那样的夸张场景,但是听诸葛瑾说起来,都觉得蛮不可思议的。
诸葛瑾小声蛐蛐:“毕竟周郎风姿,天下无双,可是陛下认证的。连西域人都知道,‘曲有误,周郎顾’。”
和平外交的时候,周瑜也是会和人谈历史文化艺术的,他本身就好音律,对西域的音乐也有些兴趣,很快就能抱着琵琶、箜篌流畅弹奏,对有名乐曲如数家珍。
宴会上,有乐师节拍慢了或者弹错调了,他都能精准发现并且指出,名声从长安到西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周瑜呵呵一笑,“比不过你弟弟孔明,琴弹的一般都有天子赠琴,去个益州为官,还能让天子出巡亲访。”
他出门是做正经事的,就没带琴出来,某天怀念的时候,说起天子赠琴的往事,对天子制的琴音大夸特夸,喝醉酒的诸葛瑾说漏嘴,让周瑜知道同一天,诸葛亮也抱着一张天子送的琴回家了,同一天蔡琰也有。
在长安那几个月,周瑜也是有和诸葛亮聊天、喝酒、弹琴、赏月的,诸葛亮的弹琴水平,在周瑜看来就能听而已。
蔡琰也就罢了,她的音律水平,周瑜也是认可的;但诸葛亮,也能让天子赠琴,这真的只能说是天子偏心。
再加上十多年都没出长安的天子,一出门就是去诸葛亮的益州验收他的工作成果,这待遇,这殊荣,谁看了不想痛骂诸葛亮啊!
能在周瑜脸上看见这种微酸的表情,司马乏一刻也不敢忘。
掐断回忆,司马乏继续投入公文之中。
北匈奴那边残部瞒着鲜卑,想来大汉买粮食,批一半;凉州羌人因为农耕和放牧的地盘问题争执起来了,按律例来处置;西边那什么释教又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