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也和刘协没关系,只是谁能想到,这家伙居然弃文从医,课不讲,反而想学大汉的医术。
他学就学呗,反正也不是跟刘协学。
只是没想到,这家伙悟性那么好,跟着太学毕业生学医一段时间,就考上了医学院。
这等天才,立刻就引起了他皇兄的注意,虽然不是大汉的人。却也让刘协好好关注,别浪费人才。
刘协能说什么,还不是只能答应。
好在这家伙是真聪明,也真努力,刘协关注下来,也觉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看看能不能留住,为大汉医学发展做贡献。
至于人家愿不愿意,刘协完全没考虑。
拜托,这里可是大汉,能得到大汉皇帝的另眼相看,让你为大汉干活,是你们这些小国之人的荣幸好吗!
加入太学医学院不到三年,竺释玄就提供了西域百草图鉴,帮助大汉医学和植物学丰富药草,还以他们那里的治疗方式帮着皇兄的得意宠臣诸葛亮治疗风湿病,干了不少实事。
只是最近不知道和他皇兄闹了什么矛盾,让这个平时面相特别和蔼一人,冷着一张脸回了太学医学院,
送他回来的宦官拉住刘协,说陛下的吩咐,让他好好哄哄竺释玄,不能让人跑了。
刘协:所以是发生了什么?
在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后,刘协也久久无言。
诚然,作为大汉陈留王的他看不上外邦小国人,但他也觉得,他哥一直白嫖外国人,又不给人家点实实在在好处,这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无语归无语,哥哥的任务还是要完成,刘协只好提着一罐茶,拉住下了课的竺释玄,两个人单独喝茶聊天。
刘协琢磨了一下措辞,说他哥真的很喜欢竺释玄。
真的。
这么多年,在长安也没见到几个敢顶撞皇帝,还能持续不放弃找皇帝办事,办不成后敢不微笑的人。
不知道什么是霸总文学的刘协诚恳道:“你在我皇兄眼里真的很不一样。”
此时此刻,他绝对不能把目前的问题上纲上线,变成大汉皇帝对释教的轻视,所以只能是皇帝本人对竺释玄的看重,以及高高在上的霸道皇帝很久没有个新朋友了。
说着违心话的刘协暗暗唾弃自己。
他哥小白如果愿意,一声令下说自己喜欢不一样的,第二天,整个御史台的官员都敢背着杨修去给皇帝大谏特谏,让自己做那个不一样的。
没看见当年周瑜就弹了个琴,整个长安都开始学他穿衣弹琴,现在周瑜人在西域了,都能带动整个大汉和西域的护肤品销量呢。
竺释玄端着茶杯,静静听刘协的鬼话。
作为一个见多识广,并且素质超绝的高僧,他是不会揭穿刘协的。
刘协一长串话说完,看竺释玄一直就没开口,便也停下来,自己喝两口水,看看他怎么说,只要别走就行。
竺释玄当然不走,他来中原就是为了传法的,只是也不能什么事都依照天子的想法来,不然他也太便宜了,就自己接着刘协这个坡下来,当做自己被他劝好了。
劝好竺释玄的刘协很快就失去了这个好学生,因为好学生一声令下,带着他召集的西域弟子们,去长安城外找了个山头建寺庙去了,去庙里重新翻译经书,整顿中原佛法。
不过好学生并没有放弃医术,为了扩大信徒,竺释玄会定期在寺庙开义诊,给信徒看病,也会把自己治疗的特殊病例整理成册,定期送来医学院,给大汉医学添砖加瓦。
寺庙名叫莲华藏寺,源自《华严经》“莲华藏世界”,是从前来中原的月氏僧人支娄迦谶翻译的。
靠着竺释玄在长安的名声,他的寺庙建成,哪怕大家不信,也会愿意过来拜一拜,捐点钱,烧烧香。
看他没有放弃医道,也没有转身回国,刘协长舒一口气,继续忙活自己的事业,还要兼顾家庭,养养孩子。
和优生优育理念的大哥,不婚不育理念的二哥截然不同,刘协是传统多子多福派。反正他做医生挣来的钱和皇帝给的零花钱,足够他分完家产的孩子们好好生活,以后孩子如何,那是个人的造化。
他一直觉得,自己二哥这么个刘家顶级变异基因的存在,不留几个后,实在可惜。
奈何皇帝的想法和时下截然不同,满朝文武这么多年也没让他妥协,自己说什么更是没用。
这也就算了,皇帝一直还是忙于朝政的,也没忘记培养宗室,给大汉留个继承人。
兄长刘辩是真的不想自己和孩子们卷入什么风波,对孩子教育是完全不管,嫂子会管,但都是教孩子们去学一些完全不会掺和朝政的东西,比如下棋、弹琴这些。
而刘协自己呢,直接让孩子跟着学医,没天分的就去做兽医,有天分的做人医,天赋歪了的做农医,给植物看病去。
刘辩没活到六十就走了,刘协作为老中医,身体一向很好,因此能见证他二哥七十一岁主动退位。
从秦始皇到他,也就他一个活了这么多年,坐满六十年皇位主动退位的皇帝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