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让刘小白上门求贤,这就已经是独一份的了。
和皇帝见个面就和杨修成了同僚,后面更是干什么都被皇帝亲自带着,秦王宫那样的重要之地,甚至是长安地脉,连杨修都没去过,诸葛亮却能被小白带着下去,这偏爱,着实是独一份。
后面哪怕杨修回来了,还去了御史台做二把手,依然只是黄门侍郎的诸葛亮,仍旧宠爱不减,皇帝的小印他做的,传国玉玺这样的大印,也能让诸葛亮重新修复边角。
嬴政对这玩意被大汉当做宝贝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被大汉人这么宝贝的玉玺,天天就被刘小白拿出来随便盖章,后面更是让诸葛亮再给他搞个新材料边角。
老秦人觉得,要不你们就用你们这上好的新材料,重新搞一个“传国金玺”吧,别天天就拿我们大秦那玉玺了,铸个你们自己的。
刘彻要不是看刘小白着实无心那点子凡人欲望,他都怀疑小白真爱是诸葛亮了。
他周围的汉武阿飘们都听不下去了,卫青都得委婉提醒他:这是你们老刘家唯一的好孩子了,你别造谣。
“那不然为什么他一直就不肯自己要个孩子,肯定是他对女人没兴趣啊!”
刘彻振振有词。
“长得好看的男的那么多,你看他那表兄周瑜,文武双全的好儿郎,模样一等一的好,他都没对人家有半点优待,这肯定只能是他心里有别人了。还能是谁,只能是诸葛亮!”
汉武朝的阿飘们齐齐叹口气,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人家不肯要孩子,那不是对女人没兴趣,那就是对这种事没兴趣啊。
这位陛下英明神武,对男的女的一视同仁,看才来用,完全没有刘彻你那些小毛病,人家颜控照镜子看看自己就好了,这对别人怎么颜控地起来?
刘彻的造谣,每一条都毫无说服力啊。
汉武朝的阿飘们思来想去,只能认为刘小白不是刘彻的直系子孙,所以刘彻在这里造谣造的毫无顾忌。
把那边刘彻造谣都听在耳朵里的萧何很无语:“地上中兴朝的汉人也就算了,但我们都死了,看的事情比别人多,怎的提起宠臣,还只能在诸葛亮与杨修里来回说呢?”
张良懂他说什么:“世人总是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
萧何忍无可忍道:“那杜畿,虽出身京兆杜氏,但只是旁支子弟,一直也就是京兆小官。皇帝一登基,他就成了尚书令,兼洛阳尹和九卿之一,彼时杨修不过黄门侍郎。”
皇帝一登基,人家一飞冲天成了尚书令,手握大权,后来更是从有实无名的百官之首,变成名也有的百官之首,一直就没掉下去过。
皇帝这种东西,权在哪儿爱在哪儿。
要论宠臣,杜畿这才是真正的宠臣!
什么诸葛亮,杨修,和杜畿比起来,他们前期最多也就是皇帝玩伴,后面正式成了有实权的官员,这才算开始上桌吃饭。
张良赞同道:“还有那贾诩,凉州出身,撞上了杜畿,被杜畿带去皇帝跟前,皇帝有大事都只放心他去办,他一回长安,那都是杜畿第二的待遇。”
贾诩不止有权,还低调。
他也是一飞冲天受宠的典型,又是被杜畿介绍的,他受宠,也是杜畿受宠的另一佐证。
萧何:“还有那荀攸。同为荀家子弟,还有‘王佐之才’美誉的荀彧,皇帝只看重他的才,但是荀攸,还在太学,就能被皇帝挑出来,去负责‘长安地脉’。”
要说宠臣,荀攸这是最低调,但是干的活是最不一般的。
一提起“长安地脉”,几代老刘家的人都沉默了。
一开始小白要荀攸挖地的时候,他们也以为这是要刨人坟呢,大家紧急核对一番,发现没人的陵墓是在这里的,后来又去和先秦的人核对,发现也没有大的陵墓在这里的。
荀攸就这么下地挖了一年多,最后挖到了铜墙。
把铜墙一挖开,里头的场景更是颠覆阿飘们的想象。
小白给定下的“长安地脉”这个名字,他们觉得这定然是真的,长安地下这样一处超大多金属矿藏,还都是能直接开采的优质矿,这不是长安地脉,大汉龙脉分支,还能是什么?
定都长安的阿飘们各个安静如鸡,跟着一起欣赏自己从未见过的长安地脉,以为这东西一直都在地下的他们,心中悔恨自己错过了多好的东西。
别说老刘家阿飘们了,大秦和先秦时候的阿飘也很眼热,毕竟这样优质的矿产资源,能找到,那就能一统天下。
一想到这样重要的东西,皇帝都交给荀攸来管理运营,说他是最低调的皇帝宠臣,没有阿飘能反对。
时间就这么继续过着,阿飘们看着曾经历经灵帝一朝的老人们都下来后,也开始下来中兴朝的人了。
杜畿和贾诩下来后,对大汉的垃圾先人皇帝们没有半点好感,都是抱团在一起关心皇帝,关心大汉。
虽然他们俩都不在乎那些阿飘们讨论的什么天子宠臣之类的东西,但是看见皇帝召回诸葛亮,让他进尚书台,还给他封侯之后重新恢复了丞相这个职位,老杜和老贾也很想说点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