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倒是可以提高酒税,就他了,饮酒作乐也对社会风气不好,酒税,涨!
治病救人是大夫的活,但是药材朝廷也不是不能插手。只是插手药材了,那就等着被群臣谏吧。
而大汉中兴时候,是汉天子把不同郡县都划分了不同的生产任务,药材、粮食、丝织品,都是有特定区域集中生产的。
细数下来一看,汉天子的挣钱都是垄断钱。
大汉崩了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这些垄断的钱都挣不了了,技术流向了民间,到了大唐,这就更垄断不了。
挣钱无门的大唐只能先慢慢恢复内部生产,再图搞钱。
这会儿的李世民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做皇帝的,当然要向以前的优秀皇帝看齐嘛,他甚至年纪轻轻,就已经开始想着以后也要死后不留谥号和庙号,就让后人叫自己唐天子了。
只是等到他的专属谏臣魏征考察完皇帝后,开始努力上进,李世民就开始听见“汉天子”三个字都烦人了。
和臣子们私下里喝点酒,弹琴跳舞,被魏征谏,说皇帝这是以亲疏远近区分臣子,对朝廷不好,汉天子就从不搞这种君臣私人圈子。
魏征以前是东宫的人,一直上朝就不积极,一下开始认真干活做起自己的臣子,李世民都没反应过来,甚至怼他:“汉天子宠诸葛武侯,天下尽知,此非亲疏远近?”
魏征一本正经回道:“汉天子宠爱武侯,乃是宠爱大汉重臣,汉天子从未荒废朝政,也从未有过只召集一部分臣子赴宴乐饮。”
李世民:“……”
我难道就荒废朝政了吗?
李世民被大舅哥拦着别冲动,只能勉强微笑:“……魏卿说的是,满朝都是朕的臣子,不利于团结的事朕不能做。”
屁!你怎么知道 汉天子自己不私下搞宴会只邀请身边人,就不能是他的史官没记录,或者大汉史书尊敬他,给他删了黑料吗?
一想起魏征今天一谏,会让这事进史书,李世民成功地发现了一个汉天子不为人知的小知识。
汉天子肯定和他的御史、起居郎关系特别好,不然怎么一点这样的记录都没在史书上有,总不能是他真的不私下办宴会吧!
一想御史大夫是杨修,一切都合理了。
处理朝政累了,被人送了一只极品鹞鹰,正玩着,看见魏征来了,躲不了又不想被他叨叨,就把鹞鹰,收起来了,结果这混蛋看出来,呈奏故意拖时间,搞得极品鹞鹰闷死了。
在拖时间的时候,魏征说汉天子一向该是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在未央宫就处理天下事,在稻田就务农桑,在太学就专心教导学生, 希望皇帝也可以做到。
李世民呵呵。
做皇帝就做皇帝,做皇帝有这么多的副业,这压根就不是个正经皇帝,也就是这人叫刘皓,给大汉直接中兴到顶峰的皇帝,换个人来干那么多副业早被骂死了。
魏征看出他的不爽,故意拖时间,有拿汉天子做由头,说他做什么副业那都是为国为民,不是为私人爱好和享乐,巴拉巴拉。
等到鹞鹰没了气息,这家伙还来劝谏李世民,说汉天子就有仁爱之心,从不会干这种会伤害生灵的事,陛下你要是不爱好这个,就没人给你送鹞鹰,你就不会有今天这出,鹞鹰,也不会死。
李世民这回真的怒了,让人把他拖走,本要直接贬去岭南,被长孙皇后出来一顿猛劝,消了一半的气,这才让人把魏征送出宫,他暂时不想再看见魏征了。
后来李世民就想看看自己的起居录,被史官拒绝,让房玄龄去跟史官说说。
结果这事魏征知道了,可想而知,那家伙真的是就差当场撞柱,也要让李世民收回成命了。
“昔汉家天子,未尝篡削史策,敕史官直书其事,勿饰微言,务存实录。虽灵帝昏悖,不讳其愆;袁氏构逆,犹称先世之德。陛下何不法汉天子之遗范乎?”
人家连亲爹都不帮着隐瞒,自己更是从不干预史官,你就不能学学他吗?
李世民:“……”
这事他就是不占理,所以他没法反驳,但是他内心在杠。
你魏征又不是大汉的人,你怎么知道?人家说不定是不需要自己干预,史官就自己给他改呢!
本来这事会挺大,但也不会那么大,李世民也知道自己想改史书的事,肯定是会让后人诟病。
但是魏征这么一谏,他知道自己彻底出了名了。
李世民思索:名都出了,史书内容还改吗?
他其实还是想改的,但是魏征差点撞柱这事闹的太大,已经是从几个人传到一堆人那儿去了,不好在私下办了。
痛失机会,并且丢了个大脸的李世民咬牙切齿,亲自扶起魏征,让这事就这么就过去了。
在魏征的努力下,本来也很想成为大唐“唐天子”的李世民,已经是到了听见“汉天子”就开始头疼跑路的程度了。
他深恨自己说什么“以史为镜”的话,搞得臣子们都爱去翻史书,连程知节和他一起喝酒,都能来一句“听说汉天子擅酿美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每次睁眼都是末代皇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