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朔风砺刃
汴梁朝堂上的暗涌,被杨延昭一纸兼具军情与辩白的急奏暂时压下。官家赵恒在现实威胁面前,做出了最符合帝国利益的选择,王钦若的构陷攻势如同撞上了礁石的浪头,徒然碎成泡沫。然而,无论是杨延昭还是赵恒都清楚,这仅仅是暂时的平静,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在权力的土壤中悄然滋生。
定州节度使府内,杨延昭并未因初战告捷而有丝毫松懈。他将来自汴梁的后续消息——官家申饬三法司务必公正审理张咏案、并明令保障北疆军需的旨意——轻轻放在一边,目光再次牢牢锁死在北方的疆域图上。王贵用命换来的情报,以及边境斥候不断送回的各种零碎信息,都像一块块冰冷的拼图,指向耶律隆庆那隐于冰雪之下的狰狞獠牙。
“不能再等了。”杨延昭对肃立一旁的杨延光、杨延训等人沉声道,“耶律隆庆不动,我们便逼他动,至少要看清他利刃所指的方向!”
他决定不再完全被动防御,而是要采取有限的、精准的主动出击,进行战术侦察,同时试探辽军的虚实和反应。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已休整完毕、并因上次成功潜入而士气高昂的“锐士营”,以及杨延训麾下初露锋芒的“掠火骑”身上。
“王贵。”
“末将在!”王贵踏前一步,眼中精光闪动。
“命你‘锐士营’派出数支精干小队,分批潜过界河,不再以远探南京道为目标,而是重点侦察边境线百里之内,辽军前沿营寨、粮道、以及小型军事据点的布防情况、兵力多寡、守备松懈程度。若有落单的契丹斥候或小队,可视情况擒拿,务必抓回活口!”
“得令!”王贵舔了舔嘴唇,露出一丝狩猎般的兴奋。
“三哥。”
“六郎吩咐!”杨延训早已按捺不住。
“你的‘掠火骑’,以都(百人左右)为单位,轮番出动,沿我方边境线进行武装巡逻,范围可适当越过界河,深入辽境十里左右。若遇小股辽军,不必留情,坚决击溃!若遇大队敌军,不可恋战,即刻撤回。我要你用马刀和弓箭,去撩拨耶律隆庆的神经,看看他哪里的反应最激烈,哪里藏着真正的重兵!”
“哈哈!好!早就该这么干了!老子非得把耶律隆庆那老小子气得跳脚不可!”杨延训摩拳擦掌,大声应诺。
一道道命令化作具体的行动。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辽边境线上,以往相对克制的对峙局面被打破,摩擦急剧升级。
王贵的“锐士营”如同幽灵般在辽境的雪原山林间出没。他们行动诡秘,手段狠辣,数次成功端掉了辽军的小型哨站,擒获了包括一名百夫长在内的多名俘虏。经过连夜突审,综合各方口供,一个重要的情报逐渐清晰:辽军的主力,尤其是耶律隆庆麾下最精锐的皮室军,其集结和调动方向,并非直指定州所在的河北中路,而是明显偏向西侧的河北西路与河东路交界区域,其兵锋隐隐指向雁门关外的代北地区!这与之前王贵带回的流言相互印证,使得耶律隆庆的战略意图露出了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杨延训的“掠火骑”则在更广阔的正面展开了袭扰。他们来去如风,凭借出色的骑射和机动性,多次成功伏击了辽军的巡逻队和小规模辎重车队,斩获颇丰。一次,“掠火骑”的一个都队在杨延训的亲自带领下,甚至大胆地袭击了一个兵力约三百人的辽军前沿营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寨门,纵火焚烧粮草,在辽军大队援兵赶到之前,又迅速脱离接触,扬长而去。此战虽未能攻克营寨,但极大地震慑了辽军,也充分检验了“掠火骑”的实战能力。
辽军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主动攻击打乱了节奏。前沿部队损失不小,士气受挫,耶律隆庆试图营造的“平静”假象被彻底撕碎。辽军也开始增派游骑,加强巡逻,并与“掠火骑”发生了多次激烈的小规模骑战。双方互有伤亡,边境线上烽烟处处。
通过这些高强度的接触和试探,杨延昭进一步确认了耶律隆庆的主攻方向大概率在西线。他立刻调整部署,密令杨延浦加大与河东路真定府方向的联络与协调力度,同时从相对平静的河北中路防区,秘密抽调部分精锐兵马和弩箭等守城利器,西调增强真定府、雁门关一线的防御力量。整个北疆的防御重心,开始悄然西移。
这一日,杨延训带着一身征尘和血腥气,从边境返回定州复命。他虽面带疲惫,却意气风发。
“六郎!咱们的‘掠火骑’是好样的!那些契丹崽子,根本追不上咱们的马,挡不住咱们的箭!要不是你严令不得深入,老子真想带人一直冲到析津府下去叫阵!”杨延训挥舞着拳头,声若洪钟。
杨延昭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三哥辛苦了,‘掠火骑’此战扬威,大涨我军士气!弟兄们伤亡如何?”
“折了十几个好兄弟,伤了三十多个,不过干掉的契丹狗起码是这个数!”杨延训伸出两根手指,用力晃了晃,“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