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派已定,众人心中稍安,各自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定州城仿佛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审计班子在庞大的账册库房中埋头查账,身边却总有北疆的文吏“热情”陪同,不时还“抱怨”几句边关粮饷转运之难;枢密院的使者与杨延光等人反复磋商,唇枪舌剑,围绕着轮换名单争得面红耳赤;而杨延环则牢牢守着他的军工作坊,对朝廷的质询,一律以“此乃军机,非奉明诏不敢泄”挡回。
北疆上下,在杨延昭的统领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与纪律。面对来自朝廷的压力,没有慌乱,没有怨言(至少表面如此),只有一种沉默而坚定的执行。这种铁板一块的姿态,反而让那些来自汴梁的“钦差”们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而与此同时,关于朝廷苛待边军、猜忌功臣的议论,也开始在汴梁的茶楼酒肆、士林清议中悄然流传开来,引起了不少人对王钦若等人的非议。
杨延昭便在这惊涛骇浪之中,如同真正的砥柱,稳稳地屹立在北疆。他以事实为盾,以道理为矛,以边关安危为质,与来自汴梁的政治风暴,进行着一场看似被动,实则步步为营的较量。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王钦若绝不会就此罢休。眼前的这些公文、审计、质询,或许都只是前奏。真正的杀招,恐怕还在后面。这场关乎北疆命运,也关乎杨延昭生死荣辱的政治博弈,远未到结束的时候。惊澜再起,砥柱能否依旧惊涛骇浪?考验的,是耐心,是智慧,更是绝对的实力。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