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裂土封疆
宋军的兵锋如同狂暴的秋风,席卷着西夏东南的膏腴之地。夏州、盐州相继易手,横山北麓尽入宋军掌控,新建的“平夏城”如同一颗坚硬的钉子,牢牢楔入了西夏的腹心之地。杨延训的铁骑游弋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平原的边缘,虎视眈眈;石普的步卒则稳步推进,清剿残敌,将新占之地与旧有防线连成一片。
前线捷报频传,北疆与西线士气如虹。然而,坐镇定州的杨延昭,却并未被这势如破竹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单纯的军事占领并非终点,如何将这片流淌着鲜血与财富的土地,真正转化为大宋牢不可破的疆域,并借此巩固自身那已是“功高震主”的地位,才是接下来博弈的关键。
就在宋军兵锋最盛,兵临灵州城下,摆出即将对西夏都城兴庆府形成合围之势的当口,杨延昭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他并未命令大军强攻灵州这座重镇,反而下令前线各部,暂缓攻势,转入巩固防御,并派出了以杨延光为首的使团,携带着他的亲笔信函,前往已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的兴庆府。
使团的目的地,是如今西夏实际上的掌控者,国相没藏讹庞。
此时的没藏讹庞,正处于内外交困、焦头烂额之际。外部,宋军大兵压境,东南门户洞开,富饶的河套地区眼看就要易主;内部,野利氏等旧贵族势力虽遭重创却未根除,各地部族首领心怀鬼胎,幼主谅祚不过是他手中的傀儡,地位岌岌可危。杨延昭使团的到来,对他而言,既是巨大的压力,却也仿佛是一根可能的救命稻草。
在兴庆府那气氛压抑的宫殿内,杨延光见到了这位以政变上台、此刻却显得色厉内荏的西夏权相。他没有表现出丝毫胜利者的倨傲,反而依足了邦交礼仪,将杨延昭的信函呈上。
信中的内容,并非最后通牒,而是一份……充满“诚意”的“和平建议”。
杨延昭在信中,首先“痛心疾首”地指责了西夏弑君内乱、祸及苍生的行为,重申大宋出兵乃“吊民伐罪”的正义之举。但随即笔锋一转,表示大宋皇帝陛下心怀仁义,不忍见西夏百姓继续遭受战乱之苦,亦不愿见两国兵连祸结。故此,他提出了一项“一劳永逸”解决两国争端的方案:
西夏须去帝号,向大宋皇帝上表称臣,正式成为大宋藩属。
以当前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基础,重新划定疆界。即,西夏须正式割让灵州(含)以东、横山以北所有已被宋军占领或影响的区域,包括夏州、盐州、以及广袤的河套地区予大宋。
大宋则承认没藏讹庞作为西夏国相(或由大宋册封为西夏王)摄政的地位,并承诺在其遵守藩属义务的前提下,不再对西夏剩余领土用兵,并可提供一定的“援助”,助其稳定内部。
这无异于一份要求西夏割让近三分之一膏腴之地、自废武功的城下之盟!但在这份苛刻的条件背后,杨延昭却给没藏讹庞留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许诺——支持其个人权位!
对于此刻朝不保夕的没藏讹庞而言,外有宋军泰山压顶,内有政敌虎视眈眈,若能以割让那些已然难以保全的土地为代价,换取大宋对其个人统治的承认和支持,从而稳住内部,铲除异己,这笔交易,并非完全不能考虑!毕竟,土地丢了还可以指望日后夺回,但若是权位丢了,那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谈判,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杨延光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手腕,时而强硬施压,陈述宋军继续进攻的可怕后果;时而温言引诱,描绘没藏讹庞在宋国支持下稳坐摄政宝座的美好前景。
而与此同时,杨延昭在前线的军事压力丝毫未减。杨延训的骑兵依旧在灵州外围耀武扬威,石普的步卒则在巩固新占领区的同时,不断向周边辐射武力,清剿任何不服的部落。
强大的军事威慑与精准的政治诱降双管齐下,没藏讹庞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在经过数日艰难的权衡与秘密磋商后,没藏讹庞最终咬牙,接受了杨延昭提出的绝大部分条件!他秘密派遣心腹,随杨延光返回宋营,呈上了称臣表章以及割让土地的初步协议。
消息传回定州,杨延昭看着那份代表着巨大胜利的文书,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带着一丝冷峻的笑容。他知道,他成功了!他不仅为大宋开疆拓土,夺取了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和丰饶牧场,更以一种近乎主导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帝国数十年的西夏问题!
他立刻以此为基础,草拟了详细的报捷文书和与西夏的议和条款,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汴梁。在文书中,他将这一切成果,都归于“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自己只是“恪尽职守,勉力促成”。但他相信,汴梁朝廷,尤其是官家赵恒,在看到那实实在在的、扩大了近千里的疆域版图,以及西夏称臣纳贡的承诺时,任何对他“擅权”的指责,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裂土封疆,这是足以封侯拜相、名垂青史的不世之功!当这份沉甸甸的战果摆在福宁殿的御案上时,所引起的震动,远超好水川惨败带来的恐慌。
朝堂之上,几乎是一片欢腾!多少代人的梦想,竟然在杨延昭手中得以实现!即便最苛刻的御史,此刻也难以找出理由来攻击这位带来了如此辉煌胜利的统帅。
官家赵恒在巨大的喜悦与成就感冲击下,那积存已久的猜忌,似乎也暂时被冲淡了许多。他当即下旨,对杨延昭及西线、北疆所有有功将士大加封赏,并原则上批准了与西夏的议和条款,授权杨延昭全权处理后续事宜。
杨延昭的声望与权势,随着这“裂土封疆”的旷世功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他不仅是大宋的守护神,更是开疆拓土的英雄!其风头之盛,一时无两。
然而,站在这荣耀的顶峰,杨延昭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看似圆满的结局之下,那“鼎之轻重”的危机,并未真正解除,反而可能因为他这过于耀眼的功绩,而变得更加微妙和危险。只是,此刻的他,已然拥有了更多、也更重的筹码,来应对那必将到来的、更加复杂的局面。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