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恩威并施
摄政王杨延昭坐镇汴梁,以其沉稳气度与明晰政令,初步稳住了朝堂局面。然而,他深知,仅凭朝会上的威严与北疆大军的威慑,远不足以真正掌控这庞大帝国错综复杂的脉络。文官集团百年经营,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其力量潜藏于规章制度的字里行间,渗透在政务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欲真正执掌乾坤,必须恩威并施,既要让其感受到雷霆手段,也需让其看到雨露恩泽,更要从根本上,逐步瓦解其固有的权力壁垒。
入驻摄政王府半月后,一场针对去岁西线战事军费审计的风波,成为了杨延昭立威的突破口。
三司使曹利用(此为历史人物,以精于算计着称,但此时与王钦若并非完全一路),依摄政王之前政令,呈上了一份关于北疆及西线军费开支的初步核验报告。报告中,他并未直接指责杨延昭贪墨,而是以“程序存疑”、“票据不全”为由,罗列了数十处“有待厘清”的款项,涉及金额巨大,其中甚至包括了部分对阵亡将士抚恤金发放记录的质疑。
这份报告措辞谨慎,却暗藏机锋。显然,这是文官体系对这位凭借军功上位的摄政王的一次试探,意在挑战其最为倚重的军权与财政权的合法性。
报告在朝会上被宣读后,文德殿内一片寂静。许多官员眼观鼻,鼻观心,实则竖起了耳朵,等待着摄政王的反应。北疆一系的将领,如杨延光等人,则面露愤慨,若非朝堂之上,几乎要按捺不住。
杨延昭端坐王位,面色平静地听完了报告。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将目光投向曹利用,语气平和地问道:“曹司使,依你之见,这些‘存疑’款项,是经手官吏疏忽,还是……有人中饱私囊?”
曹利用心中一凛,躬身答道:“回王爷,目前证据不足,臣不敢妄断。只是按制度,这些款项记录不清,需当事将领及经手官吏具结说明,方可核销。”
“哦?按制度?”杨延昭微微颔首,随即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冷冽,“那本王问你,葛怀敏好水川丧师四万,其军费开支,账目可还清晰?历年输往辽国的岁币,一笔笔可有短缺?”
他猛地一拍王座扶手,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满殿文武:“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厮杀,马革裹尸!朝廷的粮饷却时有拖延克扣!如今,仗打完了,地拓了,国威扬了,倒有人拿着鸡毛蒜皮的程序,来质疑那些用命换来的军资!是何道理?!”
声若雷霆,震得殿瓦似乎都在作响!曹利用脸色煞白,汗如雨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臣……臣绝非此意!只是……只是依制行事……”
“制?”杨延昭冷笑一声,“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法!若事事拘泥成例,好水川的四万冤魂如何能安?!西线新拓的千里疆土从何而来?!”
他不再看曹利用,目光扫向所有人,声音沉肃:“传本王令!着三司、枢密院,即日起,联合审计葛怀敏部及近五年所有边军欠饷、克扣之账!凡有贪墨、渎职者,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职,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至于西线军费……所有阵亡将士抚恤,双倍发放,由本王内帑补足差额!其余款项,着北疆行营及陕西路经略安抚使司,限期十日,补齐手续,若有再敢以此刁难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一番话,先以葛怀敏旧案和岁币之事反将一军,占据道德高地;再以追查边军欠饷拉拢军中人心,并敲打可能存在的贪腐文官;最后,对西线军费一事,既展示了宽容(补发抚恤),又体现了强硬(限期补齐,否则严惩)。恩威并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王爷圣明!”北疆一系将领率先跪倒,声震殿宇。许多中立的,甚至部分原本心存疑虑的文官,见摄政王处事公允,雷厉风行,且并未一味偏袒军方,反而要严查边军旧账,心中也不由信服了几分。
曹利用更是磕头如捣蒜,连称“臣知罪”。
经此一事,杨延昭彻底立威于朝堂。所有人都明白,这位摄政王不仅手握强兵,更精通权术,绝非可以轻易糊弄之辈。
立威之后,便是施恩。
数日后,杨延昭以摄政王名义,在琼林苑设宴,款待汴京中有名望的致仕老臣、文学之士,以及科道言官中的佼佼者。宴席之上,不谈国事,只论诗文经义。杨延昭虽出身行伍,但穿越者的见识与多年历练,使其谈吐不凡,对经史子集亦能信手拈来,与诸文人交谈,竟不落下风,令许多原本对其抱有偏见的文士大为惊异。
席间,他更宣布,将拨付内帑,重修国立图书馆(三馆秘阁),广纳天下书籍,并提高馆阁官员待遇,以示崇文重教之意。同时,下令改革科举,在进士科之外,增设“明算”、“明法”、“武略”等专科,量才取士,拓宽选官途径。
此举一出,顿时在士林中赢得了广泛好评。许多寒门学子看到了新的晋身之阶,而传统的文学之士也因文化受到尊重而感到欣慰。
另一方面,杨延昭对北疆旧部的安置,也极具匠心。杨延光、王贵等核心心腹,皆授予枢要职位,掌实际权柄;而对于那些功勋卓着但性情粗豪、不适朝堂的将领,则多以高爵厚禄荣养,或派回北疆、西线继续执掌兵权,既酬其功,又避免了他们在汴梁这复杂环境中可能带来的麻烦。
一手紧握刀柄,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肃清积弊;一手高擎文旌,以怀柔政策笼络士心,广纳贤才。杨延昭以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在短短时间内,便在汴梁这潭深水中,初步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并开始着手构建一个以他为核心,融合了军功集团与部分文官的新权力体系。
恩威并施之下,原本暗流汹涌的朝局,渐渐呈现出一种新的平衡。然而,杨延昭深知,这平衡依然脆弱。旧有的利益集团绝不会甘心就此退出舞台,而如何真正有效地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对他而言,亦是全新的、更为艰巨的挑战。天下棋局,方兴未艾。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