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拖拉机诞生, 以内燃机为动力,简化结构的拖拉机原型批量生产,虽显粗糙,但力大无穷,用于翻耕城外无主荒地、平整厂区,效率远超耕牛。
铁牛下田那日,全城百姓挤在田埂上围观。这个被称作“拖拉机”的钢铁怪物咆哮着,身后铁犁翻起黝黑的泥土,一日之间耕完千亩荒田。 一位老农颤巍巍地摸过尚有余温的泥土,突然痛哭失声:“来年...来年不会再饿死人了!”
随后照相机现世, 运用小孔成像与感光材料技术,制造出笨重但可用的箱式照相机,首次用于户籍登记拍照存档,准确度远超画像。县政府门口有一架奇特的“黑箱子”,书吏招呼百姓一个个上前。“咔嚓”一声,竟将人像烙在纸片上。主簿捧着清晰无比的影像颤抖:“这...这比画师描摹真切百倍!今后缉拿逃犯、清查人口,再无误差!”
电话与收音机的出现,方炎利用山河鉴权柄构建无线信号系统, 电话率先在县政府、军营、重要工坊之间应用,之后开始向周围城市应用。基于矿石收音机原理的简易接收装置也被制造出来,开始接收安新本地广播(方炎用于发布政令、稳定民心)。 随后以安新为心,构建无线电信号网络。
方炎雷厉风行,以兵家手段推行土地改革,统计所有无主荒地、抄没的辽官贵族土地。
采用均田制, 按“定远牌”户籍,计口授田。每户按人口分配土地,拥有使用权,不得买卖。极大缓解了土地兼并矛盾,激发了农户生产热情。分配土地的同时,推广新式农具和来自半圣空间的优选种子。
设立国营农场,部分优质土地划为“国营”,使用拖拉机等机械进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作为战略粮仓和新技术试验田。
设立免费学校, 利用抄没的大宅院,开办“安新公学”。强制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学习简化字(方炎引入)、算术、基础科学常识(物理、化学启蒙)、以及…《初级兵家操典》与《墨家工巧入门》。教材由方炎提供大纲,儒生(被强制征用)和墨者共同编写。教育完全免费,还提供三餐。此举意在培养新一代工业与军事人才。
设立免费医院, 建立“安新人民医院”,招募本地郎中和随军大夫,引入半圣空间的基础西医知识(消毒、缝合、简易外科)、并配套建立“药材加工厂”,生产标准化药膏、药丸。看病免费,只收取象征性挂号费。民心再次归附。
成立国有企业与财政循环,设立“安新国营制造局”,下设多个分厂,生产电灯、电话、收音机、农具、自行车等。产品不仅供应本地,更开始通过商队向外销售。
神奇、好用、前所未见的产品瞬间风靡周边州县,供不应求,为安新县带来了巨额财富!所有收入纳入县财政,支撑着免费教育、医疗、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炎成功实现了以战养战,以工促农,以科技拉动经济的循环!
山河鉴为网,辐射大宋!方炎意识沉入文宫,沟通悬浮的山河鉴。这件神器不仅能监察天下,此刻更被方炎开发出新用途——无限信号中转与能源脉络规划!
他以自身磅礴的才气与煞气为引,借助山河鉴权柄,将安新县作为一个“信号源”,向着整个大宋疆域,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极微弱的法则波动。这种波动无法传递复杂信息,却能够稳定信号: 极大地增强和稳定安新发出的广播信号(收音机),未来可用于超远距离通讯。提供建设规划指引, 山河鉴自动生成最优的公路、电网、铁路铺设路线图!避开山川险阻,规划出最经济、最有效的路径!
“以安新为中心,筑路!架线!铺轨!”方炎下令。 墨家工匠与招募的民工组成“大宋建设兵团”,沿着山河鉴规划的“黄金路径”,开始向外修筑宽阔的水泥马路(“定远路”),架设电报线(优先)和输电线杆塔。更远的规划中,蒸汽机车需要的铁轨也在筹备冶炼。
现代化的脉络,正以安新为心脏,沿着山河鉴勾勒的蓝图,向着大宋江山,迅速地延伸开去!
安新县,将会极短的时间内(一个月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厂轰鸣,电灯闪亮,孩童读书声琅琅,田间拖拉机奔跑…一个融合了诸子百家之长、闪烁着工业火花的奇特新城,即将屹立于北宋边陲。
方炎坐镇这日益繁盛的工业之心,一边通过炼魂分身与山河鉴监控白沟河方向辽金联军的动向,一边享受着夺运虎符因安新气象一新、民心所向而源源不断吸收的磅礴气运。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