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城在方炎拿下后的三日内焕然一新。残垣断壁被迅速清理,墨家工匠配合兵卒加固城防,甚至在关键地段埋设了初代的“震天雷”作为地雷。粮草在林冲的高效调度下从大名府源源不断运入,军心彻底稳定。
然而,方炎的目光早已投向白沟河北方。那里才是决定此次北伐成败的关键战场!公输班的墨家天工坊昼夜不息的轰鸣,正是为了此刻!更有一项绝密的部署,已于数日前悄然完成——百余只巨大的、以皮制气囊与轻木制成的墨家“云鲸”浮空汽艇,借助高空稳定的气流,无声无息地从汴京飘至白沟河战区上空。每一只汽艇底部都镶嵌着大块的天玄幻影玄铁,它们彼此气机勾连,在空中构成了一张无形的、覆盖整个战场的精密侦察与定位网络。这张网络,直接与方炎手中的山河鉴权柄相连!
中军大帐内,方炎看着巨大的北境舆图,山河鉴虚悬浮于图上方,鉴面上光点闪烁,清晰映照出敌我态势乃至细微的能量流动。他眉头舒展,手中掌握的绝对信息优势与火力优势,让他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掌控力。
宋军三十万北伐主力与白沟河边军布防,分布如下。
他方炎,率两万玄甲前锋军驻守白沟河北岸,玄甲前锋军多为南方调来的新兵,虽经圣力加持,实战经验匮乏,但已秘密换装部分“炎龙一式”单兵铳,并配发大量“震天雷”。
老将种师道,率七万西军精锐,真正的百战之师,战力最强,也已开赴白沟河北岸。
李纲率五万边军镇守定真府,保障边境西北面安全。
方炎炼魂境分身率领一万玄甲前军镇守安新城,看守军工坊继续全力生产。
林冲将领率三万边军主管后勤驻守大名府,保护粮道与后方安全。
而宣抚使童贯,则亲率二十万大军,龟缩在白沟河两岸的“三关”——雄州瓦桥关(西)、霸州益津关(中枢)、淤口关(东)之后,美其名曰“稳固后方,策应前军”!
实则,方炎和种师道都心知肚明。童贯这厮根本不想打仗!三十万大军压境也只是为了增加谈判筹码,他只想保持宋辽两军在白沟河北岸的对峙状态,为他背后的蔡京集团争取时间!蔡京已秘密派出心腹高俅,暗中与辽国接触,妄图通过谈判和贿赂“收回”燕云十六州。这简直是与虎谋皮,异想天开!
童贯将最精锐的西军大半扣在自己手中,就是怕方炎和种师道真的击溃辽军获取本可属于他的军功,打破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梦!如果北岸宋军兵败他童贯也能稳稳控制局面,达到打压方炎、种师道等兵家将领目的。
对面,辽蛮主帅耶律大石,乃辽国宗室名将,蛮王境界(对应人族大儒),用兵如神。他亲率十万辽蛮铁骑,已在白沟河北岸扎下连绵营寨。这十万辽蛮皆是百战精锐,骑兵来去如风,弓马娴熟。耶律大石自恃勇武,并未将宋军新败之师放在眼里,尤其得知童贯按兵不动后,更是笃定此战必胜。
童贯老贼,误国至此!”种师道苍老却依旧雄浑的声音在帐内响起。他须发皆白,但眼神锐利如鹰,一身血煞之气凝而不发。他来到方炎军中共议军事,对童贯的部署痛心疾首。“他将我等十万兵马置于北岸,看似进攻,实为弃子!耶律大石十万铁骑虎视眈眈,一旦发起强攻,我军新兵居多,恐难抵挡!而他手握二十万精兵在南岸隔岸观火,岂有此理!”
方炎点头,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地图上几处关键河滩:“老将军所言极是。童贯想拖,想和谈,但我们等不起,耶律大石更不会等。我们必须逼他决战,并在野战中,一举击溃耶律大石的主力!”
“野战击溃?”种师道微微一惊,“侯爷,辽骑骁勇,我军步卒为主,野战恐难取胜。依老夫看,当依托河岸,深沟高垒,步步为营…”
“守,是守不住的,但进攻,未必只有冲锋。”方炎摇头,手指点在地图上,“老将军请看,白沟河并非天堑,多处水浅可涉。耶律大石用兵狡猾,绝不会一味强攻。他若分出偏师,绕袭上游或下游,渡河穿插,与正面骑兵夹击,我军背水列阵,顷刻即溃。童贯在南岸,绝不会及时来救。所以,我们要主动创造战机,让他们来攻,然后…”
方炎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危险的光芒,以及一种种师道无法完全理解的、基于绝对火力自信的从容:“我们要让耶律大石觉得,我们这十万人是他嘴边的一块肥肉,让他忍不住全军压上,渡过白沟河来吃!只要他主力过河,离开了骑兵最擅长的平原地带,陷入了我们预设的、布满‘惊喜’的战场…那就是他的末日!”
“预设战场?惊喜?”种师道更加疑惑。
方炎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墨家工匠宗的自信与兵家统帅的杀伐:“老将军,请随我来,一看便知。”
方炎领着种师道走出大帐,来到一处更加戒备森严的河滩演练场。这里不仅有传统的陷马坑、铁蒺藜,更有数辆覆盖着厚重黑布的平板车,以及一些造型奇特的金属造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