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他儒家文位突破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收复土地的功业,更是开宗立言,启迪民智,重塑文明的旷世之功!他已然超出了传统儒生的范畴,成为了一个新时代思想的奠基人与引领者!
儒家文位水到渠成,轰然突破!
文心照耀,圣痕生辉,智慧之光贯通天地!大儒之境,立!
而且绝非普通大儒,乃是融汇百家、开启新学、功业震古烁今的开宗大儒!
方炎缓缓睁开双眼,眼中仿佛有文明长河流淌,有兵戈铁马纵横,有智慧星光闪烁。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不仅是毁天灭地的武力,更是塑造时代、引领思潮的伟力。
“兵锋之主,开宗大儒…工业基石…这便是我的道路。”方炎低语,声音中带着无比的坚定与自信。
灭辽复燕云,开宗立新学!此乃不世之功,足以封圣!
就在方炎于燕京城头吸收磅礴气运,成就兵锋之主与开宗大儒,并将冰冷的目光投向北方金国之时,数千里外的汴京皇城,却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般的恐慌与死寂之中。
汴京,垂拱殿。
往日里笙歌燕舞、谈玄论道的风雅气息早已荡然无存。龙椅上,宋徽宗赵佶脸色煞白,手指颤抖地捏着一份字字惊心的战报,以及一份抄录的、墨迹未干的“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檄文。
殿内,蔡京、高俅、王黼、梁师成等一众权臣噤若寒蝉,额头上冷汗涔涔,大气都不敢喘。童贯被废擒的消息早已传来,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一…一日下涿州…”
“十日定东南西北十余州…”
“燕京…燕京陷落…”
“萧太后、辽帝被擒…”
“耶律大石殉国…”
“幽云十六州…全…全复了?!”
赵佶的声音干涩而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这每一桩战绩,都是足以彪炳史册、封狼居胥的不世之功!可这功业,却并非由他赵佶的朝廷、他的王师所立,而是由一个打出“清君侧”旗号、形同反叛的臣子所完成的!
这让他这位九五之尊,情何以堪?!是功?是过?是喜?是忧?
巨大的荒谬感和更强烈的恐惧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着他的心脏。
“他…他还发布了檄文…清君侧?”赵佶猛地抬头,目光扫向蔡京等人,声音尖利起来,“他要清的是谁?是你们?还是…还是朕?!”
“陛下息怒!陛下明鉴啊!”蔡京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实则心中惊惶万分,“方炎此贼,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所谓‘清君侧’,不过是掩耳盗铃,实则包藏祸心,意在篡逆!其收复燕云,非为陛下,非为大宋,实乃为其个人揽权篡位积攒资本!此乃董卓、曹操之流!其罪当诛九族!”
高俅也连忙跪下,磕头如捣蒜:“陛下!蔡相所言极是!方炎擅杀大臣童贯,已形同造反!如今又窃据北疆,收买人心,其势已成尾大不掉之心腹大患!若再不遏制,只怕…只怕下次这檄文,就要直指汴京,逼…逼宫了啊!”他不敢说出那两个字,但所有人都明白。
王黼颤声道:“陛下,方炎在北地推行所谓‘安新法度’,均田亩,兴杂学,废科举(指独尊儒术),此乃动摇国本,毁我祖宗基业啊!其心可诛!”
梁师成尖着嗓子道:“他还收编辽国降将郭药师,重用蛮夷,岂非引狼入室?其心叵测!”
一众佞臣纷纷附和,极力将方炎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意图篡位的国贼,试图转移赵佶的注意力,并掩盖他们自身的无能与恐慌。
赵佶被他们说得心乱如麻,又怕又怒。方炎的功绩越大,就越发衬托出他和朝廷的无能;方炎的势力越强,对他的皇位威胁就越大。
“可…可他毕竟光复了燕云…这是太祖太宗都未曾做到的功业…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史笔如铁…”赵佶又有些犹豫,他甚至闪过一丝荒谬的念头,若是方炎肯交出兵权,乖乖回朝,或许…
“陛下!”蔡京猛地提高声音,“切不可被虚名所惑!方炎之功,乃挟寇自重!其心早已不臣!如今他手握四十万虎狼之师,又得北地民心,更有诸多闻所未闻之犀利火器,其势已成!若承认其功,岂非养虎为患?当务之急,是立刻诏告天下,斥其为国贼,剥夺其所有官爵,令天下兵马共讨之!”
“天下兵马?”赵佶苦笑一声,声音充满了无力感,“西军精锐大半随他北伐,如今恐已归心于他。河北诸军…谁敢与之争锋?南方方腊、宋江未平…朕…朕哪里还有兵马可讨他?”
殿内顿时一片死寂。是啊,朝廷还能调动谁去对付一个能阵斩半圣、一日下坚城、半月复千里的怪物?靠汴京城里这些老爷兵吗?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感,笼罩了垂拱殿。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如同海潮般的喧哗声,似乎是从宫外传来,而且越来越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