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融合的瞬间,巨大的疲惫、愤怒与不甘如潮水般涌来。方炎感受到了这具身躯蕴含的滔天巨力,也感受到了其主人——西楚霸王项羽那深入骨髓的骄傲与此刻穷途末路的悲凉。
十万楚军,被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联军六十万重重围困于垓下。楚军粮草殆尽,士卒疲敝,营帐中,美人虞姬眉宇忧愁,乌骓马亦焦躁不安。历史的车轮似乎正不可阻挡地走向乌江自刎的终点。
方炎迅速分析局势,此时楚军兵力绝对劣势,兵力一比六,且汉军士气正盛,统帅韩信更是用兵如神,设下十面埋伏之阵。楚军士气崩溃,楚歌攻心,楚军思乡厌战情绪弥漫,战斗力锐减。
绝不能如历史上那般坐以待毙,也不能单纯依靠项羽的勇力硬闯。必须利用项羽的“势”,结合超越时代的战术眼光,在绝境中撕开一道口子,逆转战局核心在于出其不意,以战术胜利换取战略转机。
方炎继续分析楚军如何破局,诸侯联军各怀心思,并非铁板一块。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与刘邦更多是利益结合。楚军主力尚在,项羽之勇仍能震慑敌军。
方炎知晓历史走向,也看透了刘邦背约后诸侯内心的疑虑与恐惧。必须首先打破诸侯联军稳固的合围。他派出使者,分赴彭越、英布、韩信处陈说利害。
使者直面彭越与英布,直言项羽最恨背信弃义之人,若诸侯听从刘邦号令,楚军必玉石俱焚,全力冲击你部。同时点明,项羽重信守诺,归还刘邦家小,而刘邦却毁约追击,待刘邦得天下后,各位处境不言自明。此举虽未能让诸侯立刻退兵,但已在英布等人心中种下犹豫的种子,使其在后续作战中不愿全力死战。
对韩信,方炎特意修书,点出其功高震主之处境,暗示飞鸟尽良弓藏之理。韩信内心嗤笑项羽拙劣的离间计,立即斩杀楚军使者,并向刘邦写信表忠心。
外交铺垫之后,方炎果断采取军事行动,核心是打乱韩信的指挥中枢。
当晚垓下城内,方炎对众将部署完毕,随后集结楚军高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汉军背信,围我子弟,我项羽在此立誓,必带尔等冲出重围,重返江东,卷土重来!信我者,随我斩将夺旗,创不世之功!怯战者,现在便可离去,我项羽绝不阻拦!”
霸王积威犹在,加之方炎注入的坚定意志和清晰目标(突围回江东,而非绝望死战),竟暂时压住了楚歌带来的消极情绪,凝聚起一股悲壮求生的决死之气。少数动摇者被这气势感染,也选择了留下。
方炎(项羽)深知,韩信布阵严密,层层设伏,若盲目突围,必被拖垮。他需要找到一个关键点。根据历史知识和对韩信心理的揣摩,他判断汉军联军的指挥核心并非刘邦所在,而是韩信的中军大旗。若能击溃韩信指挥部,哪怕不能擒杀,也足以造成汉军短暂混乱。
方炎放弃了大部队突围的念头,决定行险一搏。他挑选八百最精锐、最忠诚的骑兵(史称“八百江东子弟兵”的精锐),人人饱餐肉食,马匹喂足精料。他对外宣称将趁夜向东南方向(乌江方向)突围,实则秘密准备,目标直指韩信中军所在的西面方向!
子夜时分,方炎(项羽)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出南门大张旗鼓向东南方佯动,吸引汉军注意力。汉军果然中计,东南方伏兵尽起。与此同时,方炎亲率八百铁骑,人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的利刃,出北门悄无声息地朝着西北方韩信中军大营疾驰而去!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八百楚骑如同神兵天降,突入韩信中军营地!韩信中军虽有所防备但是面对项羽奇兵的战力却是不堪一击,韩信但万万没想到项羽会反其道而行,不走向预设的逃生路线,反而直冲自己最强的防御核心!
方炎(项羽)一马当先,画戟挥舞,所向披靡,直取韩信帅旗!霸王神勇,在此刻发挥到极致,汉军将领无人能挡其一合。八百子弟兵亦是舍生忘死,奋力冲杀四处纵火。汉军中军大乱,帅旗在混战中被项羽一戟砍倒!
主帅旗倒,消息迅速传开,汉军各部产生动摇和混乱。虽然韩信本人并未被擒杀,但汉军指挥系统瞬间失灵,这给楚军突围创造了唯一的生机。
袭营得手后,方炎迅速撤退。汉将周勃率五千骑兵追击,被方炎预先打造的陷阱打的措手不及,早已经埋伏好的四万楚军也从四面合围将这支汉军全歼,斩获战马三千俘虏两千,并斩杀周勃。
得胜后楚军并未贪恋满地的战利品,而是迅速撤回垓下城内防守,刘邦见周勃军没有探报回来,立刻命令樊哙、孔熙、陈贺领十万汉军前去支援,当汉军众人赶到垓下城只发现满地汉军尸体与周勃的脑袋无不骇然。
在项羽大闹韩信中军同时,项庄与项声率千余名死士,换上汉军衣甲,从地道出城,袭扰刘邦中军。他们不为斩将,只为制造混乱,加深汉军内部的猜疑与恐慌。刘邦果然中计,担心项羽主力突袭自己,急调大军回援中军,此举打乱了韩信对项羽围剿的部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