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走上前,亲手为管仲解开束缚:“先生受苦了。那一箭之仇,你我从此两清如何?”
管仲热泪盈眶,跪拜在地:“臣叩谢君上不杀之恩!必肝脑涂地,以报君上!”
桓公扶起管仲:“不必多礼。鲍叔牙说先生才胜他十倍,望先生教我强国之道。”
三人回到宫中,连续畅谈三天三夜。管仲从经济、军事、外交、内政各方面阐述治国理念。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桓公越听越兴奋,拍案决定:“得管仲,如得天助!即日起,拜管仲为相,尊称仲父!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
管仲为相后,立即推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质量分等征税。
一日,管仲微服私访,见一老农辛勤耕作,与周围敷衍了事的农人形成对比。
“老伯,为何如此卖力?” 老农擦汗笑道:“往年不论收成好坏,税赋都一样。今年新相国推行新法,地好税高,地差税低。我把地养肥了,收成多了,交完税剩下的反而比往年多!”
管仲欣慰一笑,又问:“您对新相国怎么看?” 老农压低声音:“听说他以前还箭射过君上呢!不过君上都不计较,还用他为相,真是明君啊!”
数月后,齐国国力明显增强。桓公与管仲登台远望,看到市场上商贾云集。
“仲父之才,果然名不虚传。如今齐国内政已定,是否该对外用兵了?”
管仲摇头:“君上莫急。臣有一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何策?” “请君上下令,大量收购鲁国的绨。出价要高,让鲁人觉得有利可图。”
桓公依计而行。很快,齐国大量收购鲁绨,价格节节攀升。
鲁国百姓见织绨利厚,纷纷放弃农耕,改织绨布。连官员也鼓励:“多织绨!齐国人大把金子等着呢!”
一年后,管仲请桓公下令,停止收购鲁绨,并禁止齐国粮食出口鲁国。
一时间,鲁国粮价飞涨。因为百姓都去织绨,荒废农业,存粮严重不足。不得不以十倍高价从齐国购买粮食。
桓公大笑:“仲父果然妙计!不费一兵一卒,就让鲁国经济崩溃。” 管仲微笑:“经济战有时比军事战更有效。君上,这只是开始。”
---
又过了数月,管仲的改革已见成效。一天深夜,他仍在相府处理公务,鲍叔牙前来拜访。
“夷吾兄,如此辛勤,也要注意身体啊。” 管仲感激地看着老朋友:“若无叔牙兄举荐,我早已是刀下亡魂。只是...” “只是什么?” 管仲压低声音:“君上虽雄才大略,但性好享乐。如今国势初兴,他就已开始修建楼台馆舍,长此以往恐非齐国之福啊。”
鲍叔牙叹息:“这就是需要你我来辅佐的原因。既要发展国力,又要约束君王的欲望,难啊。”
正说着,侍从来报:“禀相国,君上召您立即进宫,说有要事相商!”
管仲与鲍叔牙对视一眼,心中不安——这么晚了,会是什么急事?
管仲匆匆进宫,只见桓公兴奋地在殿中踱步,一见他就迎上来:
“仲父,刚得到消息,天子有难,王室内乱!这是我们尊王攘夷的大好时机啊!”
管仲心中一震,知道齐国的霸业之路,即将正式开启。而第一个考验他们君臣关系的大事,也已经到来...
喜欢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