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带着咸腥的气味,吹拂在甲板上。
远处的海岸线在晨曦中渐渐清晰,码头上已经有人影在晃动。
十几个穿着军装的人站在岸边,安静地等待着。
为首的是个中年军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神情里有几分儒雅,但紧抿的嘴唇透露出他内心的焦灼。
货轮缓缓靠岸,沉重的缆绳被抛上码头,固定在铁桩上。
王江走下舷梯。
中年军官快步迎了上来,向他伸出手,手掌干燥而有力。
“王同志,辛苦了。”
“不辛苦。”
王江握住他的手,能感觉到对方指尖传来的轻微颤抖。
“东西都带来了。”
“太好了。”
军官激动的情绪几乎无法掩饰,他用力地回握了一下。
“我们等这批物资,等了好久了。”
卸货的命令被下达,码头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火朝天。
穿着粗布工装的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箱箱贴着封条的木箱被搬下船。
糖果巧克力
清酒。
还有各种海制品。
这些是明面上的货物,也是重要的贸易物资。
军官看着这些东西,只是点了点头,眼神却不时地瞟向王江,带着询问和期待。
王江没有说话
他将手轻轻搭在船舱壁上,心念微动。
【储物塔】内的空间与现实重叠。
下一秒,一捆捆沉重的钢材凭空出现,带着金属特有的冷硬光泽,稳稳地堆叠在甲板上。
每一捆都有数吨之重。
几十辆各色车辆,用来载重最好。
紧接着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纺织品,厚实的棉布足够缝制上万套冬装。
帆布可以挡风遮雨,盖住车辆装备。
还有已经制作完成的战时备服,从厚重的棉衣到单薄的夏装,各种尺码分门别类,堆成了一座小山。
军官的眼睛在一瞬间瞪大了。
他快步走过去,伸手抚摸着冰冷的钢材,又抓起一把棉布,感受着那厚实的质感。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王同志……”
他转过身,看着王江,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这次,真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了。”
“应该的。”
王江的语气很平淡。
“都是为了抗美援朝。”
卸货整整持续了两天。
王江输入的钢材,尤其是特钢,是制作武品的好材料
把当地军区的一把手都惊动了。
亲自到现场来监督卸货。
军区领导握着王江的手感谢到:“王同志你的物资特别重要,尤其是特钢,我替军委,全国人民感谢你。”
当最后一批物资被搬上岸,夕阳已经染红了海面。
夜幕降临,王江没有片刻休息,货轮再次启航。
这一次的目的地是丹东。
船只在墨色的海面上破浪前行,王江站在船头,任由海风吹乱他的头发。
他望着远处漆黑的海岸线,那里有无数的炮火和牺牲。
“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他自言自语。
第二天中午,货轮抵达丹东港。
这里的气氛比上一站紧张得多。
码头上聚集了更多的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与消毒水混合的特殊气味。
除了来回奔走的军人,还有许多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推着空空的手推车,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期盼。
船还没有完全靠稳,已经有人在岸边高声呼喊。
“王同志到了!”
“快!所有人准备卸货!”
王江走下舷梯,一个佩戴上校军衔的军官大步迎上来,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王同志,我是前线指挥部的李参谋。”
“李参谋好。”
王江回了一礼。
“听说你这次带来了好东西?”
李参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他的目光越过王江,死死盯着那艘货轮,像是在看一个巨大的宝库。
“是。”
王江点头。
“你们需要的,都有。”
卸货的号令再次响起。
这一次,先从船舱里开出来的,是一辆辆崭新的军用卡车。
墨绿色的车身在阳光下闪着光,厚实的轮胎碾过甲板,发出沉闷的声响。
工人们的欢呼声响彻码头。
紧接着是五十辆小巧灵活的吉普车,排成一排,依次驶下舷梯。
轻机枪,重机枪,单兵火炮,
随后,沉重的火炮被牵引车拖拽出来。
75毫米山炮。
105毫米榴弹炮。
每一门的炮管都擦拭得乌黑发亮,冰冷的钢铁之躯散发着致命的威慑力。
李参谋的眼睛越来越亮,他跟着每一门火炮移动,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但真正让他情绪失控的,是最后出现的高炮。
整整三十门40毫高炮,炮管昂然斜指天空,仿佛随时准备喷吐火舌。
看到这些高炮的瞬间,李参谋一个四十多岁的铁血军人,眼泪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
他快步走到一门高炮前,用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着冰冷的炮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50:从棺材仔到港岛大亨请大家收藏:(m.20xs.org)1950:从棺材仔到港岛大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