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那几位资产阶级青年代表发言时,会场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站起来,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们认真学习了宪法草案,尤其是第十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和鼓舞!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民族工商业者的关怀和信任!这就像……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能够更安心、更积极地投入生产,为国家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宪法的保障下……。”
他的发言内容本身并无不妥,表达了对政策的拥护。然而,当他说到“定心丸”时,吕辰敏锐地捕捉到会场里一些代表不易察觉的蹙眉,甚至有几声轻微的、含义不明的鼻音。一种无形的隔阂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娄晓娥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同伴发言,脸上带着认同的微笑,似乎并未察觉到周围那些细微的排斥信号。
紧接着发言的代表,一位来自工人子弟中学的女生,大声地接过了话头:“刚才那位同学提到了第十条。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青年一代更要深刻理解宪法草案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保护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和利用,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我们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青年学生要向工人阶级学习,坚定无产阶级立场,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她的发言赢得了不少代表,特别是工农子弟代表的热烈掌声。
吕辰看到娄晓娥脸上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眼神里掠过一丝茫然和困惑。她似乎不太明白,为何同伴表达拥护政策的发言,会引来后面这样一段针对性似乎很强的回应。
轮到吕辰代表三中发言。他沉稳地走上发言席,声音清晰而平和:“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受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同学的委托,汇报我们对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情况……。”他条理清晰地汇报了汇总的几点主要内容,重点突出了同学们对国家性质的高度认同、对受教育权的珍视、对建设祖国的热情,以及对某些条款(如第十条)存在的普遍性困惑。在提及困惑时,他引用了王老师在课堂上的解释,强调要全面、发展地看待国家政策,理解其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必要性和过渡性。他的汇报既如实反映了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又体现了理解和拥护国家政策的立场,表述客观,逻辑清晰,赢得了主持会议的团区委干部的点头赞许。
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散会后,代表们三三两两地离开会场。吕辰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娄晓娥。她和同伴们低声交谈了几句,脸上还带着参与重大活动的兴奋红晕。
吕辰快步跟了上去。
“娄晓娥同学!”他在门口叫住了她。
娄晓娥闻声回头,看到是吕辰,眼睛亮了一下,脸上绽开笑容:“吕辰同学!是你啊!刚才听你发言了,讲得真好,特别有条理!”
“谢谢。”吕辰笑了笑,和她并肩走出区团委大门,沿着树荫浓密的街道向东单方向走去。六月的午后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今天的会真让人激动,对吧?”娄晓娥脚步轻快,语气里带着未褪的兴奋,“能参与讨论国家的根本大法,感觉像是见证了历史!特别是听到第十条明确写出来,感觉心里特别踏实!”她看向吕辰,眼神清澈,带着一种不谙世事的单纯喜悦。
看着她发自内心的兴奋和对政策天真的信赖,吕辰的心却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泛起一阵浓浓的不忍。他知道时代洪流对“资产阶级”这个标签所代表的群体的,那种无形的、巨大的排斥和压力。这份压力,如同阳光下的燥热,正在悄然积聚,而这个天真的姑娘,却还沉浸在参与国家大事的荣耀感当中,浑然未觉时代之于她所代表的阶级,将是何等的严酷与无情。
“是啊,是挺有意义的。”吕辰的声音低沉了些,斟酌着词句,“不过,晓娥,你有没有注意到,刚才你朋友发言后,会场的气氛有点微妙?”
娄晓娥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脚步也慢了下来,她微微蹙起秀气的眉头,有些不确定地说:“微妙?是掌声没那么热烈吗?可能大家关注点不一样吧。我们只是表达对政策的拥护,这应该没错吧?”她看向吕辰,眼神里带着一丝寻求认同的困惑。
“拥护政策当然没错。”吕辰肯定道,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只是,‘资本家’、‘资产阶级’这些词,在很多人心里,分量很重,也很敏感。时代的风向有时候比政策条文本身更复杂。就像植树那天你说同学们不太跟你玩一样,有时候,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身上带着的标签。”他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已经足够清晰。
娄晓娥沉默了,低着头,看着自己干净的皮鞋尖踩着人行道上的方砖。刚才会场里那些细微的排斥感,那些投向她和同伴们的不那么友善的目光,此刻在吕辰的提醒下,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兴奋的潮水退去,留下的是茫然和委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