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也在点头认可:“小辰说的周师傅,在这一片帮人修缮房屋,手艺很过硬!”
“周师傅我认识,他和我家邻院的阎师傅关系不错,经常往来。”马教授点头,“我这样问小吕同志,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在现有条件下极具可操作性!特别是用装满水的大陶缸调节温度的想法,简直就是绝妙,我觉得可行!”
吕辰道:“马教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这个思路可行,可不可以请您帮我在这上面签个名,我打算将这个思路上报给政府,帮助更多的人解决冬天吃菜的问题。而且这个玻璃是管制物资,普通人很难获得这样多的玻璃。如果是政府来主导,就很容易”
马教授抚掌大笑,“小赵,你这个子侄可不是你这样的端方君子,他精着呢!”
吕辰讪讪道:“小子这点道行,被您老一眼就看穿了!”
赵老师也一副早就知道的表情!
马教授大方地在设计图上签了名,又提出了一个建议,“统一顶棚的木框、火龙烟道的尺寸,这样就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进行模块化安装,更方便推广。”
最后,马教授决定将其纳入教学计划,派出学生跟进、指导、记录、研究。
吕辰大喜,有了这么强有力的背书,简直就天上掉了个大靠山。当天晚上就立刻着手撰写《居民冬季自助蔬菜解决计划》。他以吴奶奶家“土窝子”的成功经验为引子,详细阐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结合的可能性。报告的核心就是那份经过农学院论证的暖棚设计图及其说明。
计划重点突出了“自助”和“解决”思路。
在可行性上,强调材料易得,如土、砖、木、玻璃虽珍贵但非不可及,技术门槛不高,泥瓦匠、木匠即可完成,燃料可用廉价煤末或柴草;在效益上,说明计划可显着延长蔬菜生长期,保障冬季家庭新鲜蔬菜供应,减少对国营菜站稀缺冬储菜的依赖,改善居民营养;在经验推广上,设计模块化,可根据家庭院落大小调整规模;最主要的是,政策又高度契合,积极响应国家关心群众“菜篮子”的号召,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减轻国家供应压力。
报告末尾还附上了详细的成本核算和不同规模暖棚的预期产出估算。
报告完成后,吕辰跟着赵老师找到马教授,马教授对计划进行了一些修改,并签了名。
吕辰重新誊抄了一份,拿着找到了西四街道办的刘干事。
“刘干事,向您汇报个想法。”吕辰将报告双手递上,“这是我和周师傅琢磨,又请农学院马教授论证过的一个‘暖棚’方案。您看,咱们北京老百姓有挖‘土窝子’存菜的传统,我们把这个法子升级了一下,能让冬天也能种出新鲜菜来!我想以咱们街道为试点,看看实际效果。如果可行,说不定能在全区甚至全市推广,真正解决冬天吃菜难的问题!”
刘干事接过报告,翻看着设计图和农学院的签字,眼睛越来越亮。作为基层干部,他太清楚冬天新鲜蔬菜的稀缺和群众的需求了。
“小辰啊小辰!”刘干事拍着报告,激动地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土窝子’升级版…妙啊!还得到农学院的认可和支持?太好了!这试点,我们街道办必须支持!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这就跟主任汇报,争取尽快给你批个试点名额!地点,我看你家院子就挺合适,先做出个样板来!玻璃的问题,街道办想想办法帮你协调一些计划外的指标!这事,办成了是大功一件!”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文档内容续写的第四十一章:
三天后的清晨,阳光正好。吕辰刚把空间里新一茬的蔬菜采收归仓,意识回归现实,正琢磨着午饭做点什么,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刘干事熟悉又带着喜气的声音:“小辰!小辰在家吗?”
吕辰连忙起身迎出去,只见刘干事站在院门口,手里捏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刘干事,您来了!快请进!”吕辰招呼道。
“不进去了!”刘干事摆摆手,直接把文件袋塞到吕辰手里,“好消息!你那‘居民自助解决冬季蔬菜方案’,街道办研究通过了!区里也觉得是个好点子,特别批了咱们街道做试点!你家院子,就是其中一个试点工程!”
吕辰心头一喜,接过文件袋,入手沉甸甸的。
“太好了!谢谢刘干事!谢谢街道办支持!”吕辰真心实意地道谢。
“谢什么,这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利民好事!”刘干事笑着拍拍吕辰的肩膀,“喏,这里面是街道办的正式批文,同意你家建设‘冬季蔬菜种植试验暖棚’。最关键的,”他指了指文件袋,“我给你开好玻璃的调配函了!拿着这个去区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按你图纸上预估的面积,他们那里有批下来的计划外指标,能卖给你!价格按计划内走,这算是组织上对试点户的支持!”
“玻璃解决了?!”吕辰眼睛一亮,这确实是最大的难题。他赶紧打开文件袋,果然看到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物资调配函”,上面清晰地写着“平板玻璃70平方米”,用途是“新街口街道居民冬季蔬菜种植试验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